近日,笔者一同事与一帮朋友在饭店小聚。席间几位朋友相互不停劝酒,直至个个喝得面红耳赤东倒西歪,其中一位还被送往医院去挂针。难道非得如此才显朋友间的情谊么?
朋友相聚喝点小酒,这对加深情感、增进友谊无可厚非。但俗话说:“饭有饭量,酒有酒量。”每个人对酒精的承受能力不一样,酒量也不一样。如果宴席上,大家都能各随其便,量力而行,那该是多么温馨。如果非要强人所难,非要喝得酩酊大醉,喝进了医院,甚至喝出了人命,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近年来,有关因为喝酒而引发官司并影响文明形象的报道常见诸报端,这应该引起人们的警觉。
劝酒并不代表热情,只是一种为陋习作辩护的托词而已。酒席上真正的热情和真诚,应该是自由、随意,能喝的就多喝点,不能喝的就不要勉强。宴饮不酗酒不劝酒,这是文明的体现。笔者认为在文明创建中,有必要对不良“酒风”进行适度的干预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