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中信银行:坚守“实业”实现转型

金融脱离实体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既是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银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银行健康发展的持续动力。

金融脱离实体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既是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银行业提出的要求,也是银行健康发展的持续动力。

中信银行三十年来,不忘初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实体企业的“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

正如该行董事长李庆萍所说的那样,“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与银行业息息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战略举措,将提升实体经济健康活力,也将为银行业行稳致远开辟更广阔空间。形势机遇面前,若不主动变革、积极对接,未来的市场空间将会越来越窄。”

在深度根植于实业,专注于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中信银行也获得了自身的长足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中信银行已成为资本实力雄厚、总资产规模达5.6万亿、持续盈利能力强、员工人数近6万名、具有强大综合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国际化金融机构。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下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跨界竞争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给中信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信银行审时度势制定了《中信银行2015-2017年战略规划》,确立并清晰了发展战略,在转型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在网点和人员数量方面不占优势,这是客观事实。为此,我们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走特色化经营之路,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李庆萍如是表示。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中信银行的强项是利用综合融资服务能力,优化信贷等资源配置,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供需错配,同时把提供传统信贷与融资服务模式创新结合起来,实现从“融资”到“融资+融智”的转型。

依托中信集团的优势,中信银行2016年牵头中信联合舰队与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对接重点PPP项目100余个,向456家企业提供综合融资5863亿元,同比增长58%。综合融资“柯桥模式”打响市场,构建了新型银政关系。

同时,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中信银行还加快推进公司金融转型、零售二次转型和金融市场业务创新。

中信银行秉承传统优势和基因,形成“以公司银行为主体,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为两翼”的业务结构。其中,公司银行业务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类存款业务保持市场领先,交易银行、债务融资、公募基金托管、国际业务等重点业务表现良好。零售版块以“最佳客户体验银行”为目标,重点发力薪金煲、出国金融等特色业务,信用卡业务收入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大幅提升。金融市场业务板块抢抓市场机会,通过搭建覆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产品创新,传统特色业务和新兴业务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李庆萍认为,高资本消耗、重资产运行的发展模式,不适应金融改革要求,也难以得到市场认可。因此,2017年中信银行加快“轻资本、轻资产、轻成本”经营转型,就是为了实现由“速度型效益”向“质量型效益”的转变。

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表示,“我们不唯规模论,把效益摆在首位,追求有效益、高质量的规模”。2017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主动降低表内外资产增速,压缩同业资产,实现并表总资产的下降,风险资产规模增速得到适度控制。在控制规模、主动“缩表”的同时,该行上半年资本消耗速度放缓,效益和质量得到提升。(完)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