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玉溪市历史名特商品:那些不曾消逝的记忆

在玉溪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过不少具有较深文化内涵或历史底蕴的名特商品,这些商品不仅包含了吃、穿、用等方面,重要的是它们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玉溪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过不少具有较深文化内涵或历史底蕴的名特商品,这些商品不仅包含了吃、穿、用等方面,重要的是它们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在时代的演进中,这些商品大多已淹没在了时光的尘埃中,但很多的历史记忆并不曾消逝。近日,记者就梳理了部分玉溪历史名特商品,并希望以此来追溯那些曾影响过玉溪人生活的地方特产。

“玉溪土布”大道生

历史上滇中盛产土布,尤以玉溪、河西为最。而据相关文献记述,现在的北城一带便是旧时新兴州(玉溪)产土布最多的地方。这主要是因为染布原料使用“土靛”,而“土靛”产于北城一带,加上“男耕女织”的传统习俗,使得土布在北城形成了一个从原料加工到布料织染的生产链。

在距离北城27公里左右的研和宋官村,曾有马帮由此地出发。那时候,马帮规模还算大,他们携带玉溪本地特产前往外地销售。据村中的老者说,宋官的马帮最远时到达过景洪等地,在赶马人所携带的商品中就有玉溪本地的土布。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国时期因受到洋货的冲击,玉溪土布面临着生存问题。此时,四川人周自镐(字景西)在昆明顺城街开了个铺子,主营土布,取名“大道生”。由于土布产量不足,“大道生”便把目光投向了玉溪,于1935年在北城建立了织布厂,并因地制宜改进了织布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布匹质量。据了解,由于当时“大道生”厂房狭小、工人众多,无法将其全部安置在工厂中。因此,“大道生”把相关的原材料和织布机送到了工人家中,让他们在家中生产。待生产结束后将成品进行回收,并直接运往昆明总厂,销往各地。

此时,玉溪土布不但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地方的布料,且具备了不易掉色的特性,很快便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而随着人们争相购买,它也成了当时玉溪境外的“抢手货”。

从1935年至今,80多年过去了,旧时的“抢手货”如今已很难找到它的踪影。记者曾走访“大道生”北城织布厂周围的老者和邻街住户,试图一睹这种拥有质朴气息的特产。但可惜的是,只有年岁稍大的老者们能描绘出这种特产的原貌,家中少有留存。

“龙门灵液”在大营

1947年的春夏之交,云南“重九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云南省民政长(省长)、省临时参议会议长的李鸿祥邀请了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罗庸,现代杰出文史大师刘文典,以及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3位著名学者到玉溪参观游览。

期间,这3位学者曾饮用了位于红塔区北城大营(旧名龙门村)一口水井中的泉水,并建议说,可在此建一亭子,供游人休息。刘文典将其取名为“洗心亭”。

据说,早在明末清初,这口水井便是远近闻名的胜地。清代康熙《新兴州志》就把它列入了《古迹》篇目中,并称它为“酸水井”。其篇文记述:“水味酸涩,随地涌出。昔人以石甃之。立碑井上,题曰:‘龙门灵液’。每年立夏日,州人纷纷修禊于此。以玫瑰、椒(酸角)、糖泡水饮之,可消暑。”“龙门灵液”这个名字虽雅,但因此水饮之有些许酸涩,人们便给它取了个更形象的名字,称“涩水”。

据了解,当春季气温骤高之时,便是喝涩水的好时节。“涩水”喝起来虽有酸涩之感,但具有冷饮不仅不坏肚腹,还有健胃消食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末,人们以此水为主料在当地办起了天然矿泉饮料厂,并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曾在1988年获得全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等荣誉,畅销全省。

消失的古法造纸

距离北城20公里左右的高仓桃源薛家山,是一个依山而建的村子,早在明朝年间,随着大规模移民的到来,人们开始在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此后的年月中,当地人利用稻草、树皮等作为原料自己动手造纸,使之成为玉溪最早成批造纸的地方。算起来,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初年,薛家山村民便开始利用稻草、麦秸、山草以及沙榔树、枸树皮等做原料,制作黄纸、小白纸和棉纸。说起这里的纸,当地人会这样告诉记者:“我们这里造纸至少已有两三百年了,不过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以前,它可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因质量好在玉溪很有名,并销往邻近的几个县以及昆明和昆阳等地。”

据了解,清朝末年,薛家山造纸户已经发展到50户左右。农闲时间,全村男女老少都忙于造纸。农忙季节造纸人员减少。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薛家山造纸户有100户左右,其中60多户自办手工造纸作坊,人数达200余人。旧时,人们采用木槽、竹帘子、石臼等简单的工具,将沙榔树等原料经煮制、舂捣、分离、滤取、烘干等工序制成纸张进行销售,主要销往昆明、曲靖、峨山等地。

如今,人们在薛家山虽无法看到那种用古法制作的纸张,但听闻当地老者的讲述也能对这种地方特产了解一二。(玉溪市文明办)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