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看茵莱湖的静谧与繁华

黎明的曙光揭去了夜幕的轻纱,曼德勒郊外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11月24日上午6时,“2017中缅旅游文化路演”云南团一行人从曼德勒出发前往茵莱。

诱人的茵莱湖风光

黎明的曙光揭去了夜幕的轻纱,曼德勒郊外的天空泛起了鱼肚白。11月24日上午6时,“2017中缅旅游文化路演”云南团一行人从曼德勒出发前往茵莱。

一路向南,我们的车队穿梭在雨后的公路间。虽然路况欠佳,但一路的风景也点燃了队员们对“茵莱之旅”的热情。沿途远山如黛、绿树成荫,还有路边收割稻谷的当地农民、赶牛车的少年、热闹的集市、三五个骑行于林间小道的外国游客,一个个充满异域风情的景致,串起了缅甸这条重要的旅游通道。同车的司机告诉“云桥妹”,随着缅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到缅甸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日渐增多,其中以中国游客为最,这也得益于中缅两国间深厚的友情。

历经7个小时的车程,“云桥妹”一行人终于抵达目的地。作为掸邦最出名的琥珀,茵莱静谧的湖水映衬着蔚蓝的天空,水中的高脚屋、水面上漂浮的草甸、远近船只的倒影,都让这片土地更加迷人。

搭乘小船,“云桥妹”一行参观了前店后厂的缅甸特色水上手工艺作坊、浮岛寺庙、水上花园。在浮岛寺庙经营油画生意的吴通林告诉“云桥妹”,在茵莱湖可以见到很多中国游客,这也为茵莱湖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吴通林认为,中国的旅游市场非常广阔,希望有一天他也能到中国学习工作,寻求更多更好的机会。

“刚刚大家所经过的那个繁华小镇就是到茵莱的必经之地——娘水(也译作‘良瑞’),这里原本只是一个小村庄,后因旅游业发展逐步繁荣起来。”从事中文导游工作已有一年的Myo Naing告诉“云桥妹”,每年到缅甸旅游的中国游客都很多,其中云南入境缅甸的游客人数最为突出。Myo Naing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势必会带动缅甸旅游业发展,增加当地人的就业和收入,改善缅甸旅游基础设施,为缅甸旅游业各界带来更多实惠。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开花,中缅经贸、文化、旅游、教育等来往也更加频繁。就在11月19日,正在缅甸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中方愿根据缅甸国家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与缅方共同探讨建设北起中国云南,经中缅边境南下至曼德勒,然后再分别向东延伸到仰光新城、向西延伸到皎漂经济特区的“人字形”中缅经济走廊。这条绵延千里的经济走廊也将有望为中缅旅游文化交流合作开辟新的一番天地。

相信在未来,无论是从曼德勒到茵莱湖,还是下一站即将前往的内比都,一个个沿途风景串起来的不仅是缅甸旅游版图,更串起了中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经济走廊的基石,让旅游这条民心相通的纽带为两国人民带去更多福音。(注:本报记者的此组稿件与云桥网共享,因此,栏目名称及稿件中记者自称“云桥妹”。)

本报记者  舒文 曹云波/文

雷桐苏/图

相关阅读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