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带领乡村发展的“多面手”

近年来,在廖国平的带领下,大平掌村党总支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工作来抓,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新路子,有效缓解了农村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題。

“前一天晚上大家还在一起开会,他就脱贫攻坚的计划、措施发了言,想不到第二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永德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乡长茶洪杰动情地回忆廖国平。

廖国平是大雪山乡大平掌村支书。今年9月13日晚,他深入农户家中走访,期间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于9月14日3时殉职,终年46岁。

自2005年4月任大平掌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廖国平带领全村党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改善民生、汇聚起民心,成为带领全村发展的“多面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大平掌村。

今年10月,廖国平被中共永德县委追授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县优秀党总支书记”。

抓实基层党建的能手

“过去大平掌村的基层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村里没钱,办事没人听,组织几乎无法运转。”永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徐正平回忆。

“为了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集体有钱办事,增强村党组织发展能力,廖支书带领大家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大平掌村主任武海军说,“村里结合得天独厚的古茶树资源优势,在廖支书的努力下,成功引进了‘云茶之邦’企业,形成‘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街道管理上实现了‘党支部+街道管委会+经营业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在廖国平的带领下,大平掌村党总支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提高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工作来抓,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增加村级集体收入的新路子,有效缓解了农村党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題。

以支部引领、企业为主体、合作社运作、农户参与建设的永德县大雪山乡红色古茶树庄园,每销售1市斤加工茶叶,固定提取1元的服务费作为村级集体资金,实现年收入6万余元。

充分利用村委会现有的商铺资源,把商铺租赁给经营业主进行商贸经营,村里通过街道管委会运作,把商铺折资入股给经营业主,形成“党支部+街道管委会+经营业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经营业主每年固定分配4万元的保底红利作为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大平掌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6万余元,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增强,说话办事有了底气和力量。

“廖国平把党建工作融入群众工作中,一心为民,让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茶洪杰说,大平掌村也由全乡的后进村快速迈入了发展前列。

提升人居环境的“鼓手”

“过去,我们这个小山村环境卫生条件差,生活垃圾遍地堆。”大平掌村保洁员周小云说,现在村容环境有了巨大改观。

如今,走进大平掌村委会,随处可见一排排整齐的商铺、干干净净的街道、郁郁葱葱的行道树,整座村寨焕然一新。

在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廖国平从自己做起,率先示范,结合大平掌村实际,制定了人居环境提升方案,明确责任到人到户,形成了党总支书记总抓、党员干部监督实施、农户全体参与的常态化人居环境提升行动。

同时,在乡里补助和村集体出资的方式结合下,大平掌村还聘请了3个村民打扫卫生,村里还有了垃圾处理一体化设施。

此外,村里还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管理,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保洁意识、文明意识,大平掌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好评。

目前,大平掌村“党总支+党员干部+全体群众”齐抓共管的人居环境提升格局正逐渐形成。2017年,全村共建成集体垃圾池共6个,村民的思想意识有了明显转变,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成效显著。

完善乡村教育的帮手

今年9月,大平掌村丙中坝自然村的廖国芳考上了云南财经大学,开学前,收到了村里送来的2000元“奖学金”。

“奖学金”是村里从集体经济中拿出的部分资金,用于鼓励学习,投入教育使用。村里每年都要奖励成绩前列的大、中、小学生,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在廖国平的带领下,大平掌村在村级集体资金的使用上,突出民生福祉,把集体经济收入花在刀刃上。采取“各级财政支持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集体经济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实施村级基础设施提升和普惠民生工程。

“2012年9月,得知学校的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廖国平支书全力协调了5亩多用地,解决了校园标准化建设难题。”大平掌完小校长李银军告诉记者,为解决学校师生饮水难题,廖国平带领建设了容量103立方米的水池,修建了从学校至街边的台阶,剩余部分待学校规划建设完成后继续实施。

“在村支书当中,像廖国平这样关心、重视教育是比较难得的。”永德县教育局副局长高勇回忆起廖国平为学校修路、绿化、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历历如新。

发展支柱产业的“旗手”

发展产业也是廖国平着手抓的大事,他任村支书12年来,大平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廖国平带领群众合理谋划全村产业布局,坚持“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村共有甘蔗产业1357亩,已成为大平掌村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廖国平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在全村推广“澳洲坚果+咖啡+土鸡”的种植养殖模式。在他的宣传鼓励下,全村目前有澳洲坚果1280亩、咖啡1000余亩,培育种植养殖大户3户,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特色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新亮点。

“澳洲坚果是他带头种植,一手抓起来的产业。”杨从良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通过外出考察,廖国平还种下了近60亩泰国蜜橘做示范,计划不久的将来在全村推广种植到1000亩。

产业发展让大平掌村逐渐富裕了起来,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6户829人,目前已脱贫113户474人。2016年,大平掌村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7850元。

“他把一个基础设施匮乏、贫穷闭塞的落后村发展成全乡脱贫先进村。”永德县扶贫办副主任周华评价廖国平时说。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