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云南九大湖泊水质总体稳定

云南省环保厅消息,最新公布的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九大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入湖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重污染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指标呈稳中有降的态势。

抚仙湖岸边进行了绿化。记者张捷摄

异龙湖一景。 记者杨世玥摄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洱海水质透明度提升明显。

双廊镇开展环污截污工程。

云南省环保厅消息,最新公布的监测结果显示:2016年,全省九大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入湖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重污染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指标呈稳中有降的态势。

坚持“一湖一策”分类施策

九大湖泊分属昆明、玉溪、大理、丽江和红河5个州市,因各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对湖泊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性。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加大九湖流域环境保护力度,始终坚持“一湖一策”分类施策,以改善湖泊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改善湖体水质为重点,以大幅削减主要入湖污染物为基础,全力推进九湖水污染综合防治。  

对水质优良的抚仙湖和泸沽湖,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原则,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区管理,明确禁止开发管理区,严格限制开发,实行源头严控、过程严管、违法严惩和湖泊保护一票否决,有效控制了开发利用对湖泊生态环境及水质的影响。  

近年来,玉溪市在抚仙湖流域狠抓“四退三还”,拆除一级保护区至环湖公路外侧50米范围内临违建筑30多万平方米,退出农田1.3万余亩、鱼塘676亩,围网封隔35公里,搬迁1500余人,建成生态湿地2万余亩、调蓄带11.2公里,种植乔灌木176.1万株;在入湖河道末端建成16块共1000亩人工湿地及湖滨带,完成14条主要入湖河道整治,确保了抚仙湖水质稳定保持一类。

污染较重湖泊恶化得到遏制

对水质良好的洱海、程海、阳宗海,突出保护为主的原则,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及村落环境整治、控污截污、生态修复及建设等措施进行了综合治理,主要入湖污染物总量基本得到控制。

大理州积极推进洱海抢救性保护“七大行动”,使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昆明市对阳宗海2008年发生的砷污染事件开展持久综合治理,使湖体水质从2008年的劣五类水恢复到三类水标准,提前实现了云南省政府“十三五”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提出的工作目标。

对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等污染较重的湖泊,通过全面控源截污、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及建设、污染底泥清淤等强化综合治污措施,目前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主要污染指标明显改善。昆明市通过在滇池沿湖建设截污治污系统,全面开展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实施生态修复与建设,建设运营牛栏江向滇池补水工程,在全市全面贯彻、建设、落实“河长制”等措施,使滇池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末,滇池已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2016年滇池水质由劣五类好转为五类,1到6月全湖为轻度富营养,是近20年来最好情况。滇池流域35条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提升,综合污染指数明显下降。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全湖由重度水华向中度、轻度水华过渡,发生蓝藻水华的总天数大幅减少。 

“十二五”已投治理资金381亿元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云南省千方百计确保九湖保护治理的各项措施见效。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开展九湖治理工作调研,省政府每年召开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会,及时解决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省人大、省政协每年都组织力量对九湖治理进行视察、监督和检查。省政府成立九湖水污染综合防治督导组,切实加强对九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九湖流域5(州)市政府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九湖治理联动机制广泛形成。  

云南省按照“政府推动、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路子,积极扩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争取金融机构融资贷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等措施,不断加大九湖保护治理的资金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九湖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投资381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约177亿元。

2016年省政府将“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纳入20项重点督查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3.38亿元,投资完成率126.9%。

2017年省政府继续将“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纳入20项重点督查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8.11亿元。

去年,云南省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顺利完成环境保护部组织国家有关部委对滇池治理工作进行的专项核查,核查结果表明:滇池通过国家考核。

省九湖办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完成八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目标责任书末期考核。考核结果为:抚仙湖、泸沽湖、洱海为优秀;星云湖、程海、杞麓湖为良好;异龙湖、阳宗海为合格。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