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云南漾濞有个民族风情古彝村不错,我是彝族,就过来了。到了感觉路好、生态好、小寨子好、村民好,赏山村生态美、尝民族风味美食、探寻历史文化遗存,不虚此行。”四川甘孜彝族沈晓东在网上看到漾濞县太平乡“滇缅公路民族风情村寨”的宣传,就自驾带着一家老小特意来漾濞县太平乡太平村杨梅树村民小组观光走访旅游,对当地村民的好生活、好生态、好环境赞不绝口。
漾濞县太平乡太平村杨梅树村民小组在过去一年多的精准脱贫攻坚行动中,积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结合地处滇缅公路道口、古丝绸之路“南方丝绸路太平铺”古村落群的历史文化优势,把自身花果山、滇缅抗战历史文化、彝家山村风味美食捆成旅游产业发展,渐成渐大,如今来此观光赏花休闲、访村问民、品尝山村美味、探寻历史文化遗迹的游人不断增多,杨梅树村民小组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情古彝村寨。
而漾濞县在全力实施脱贫攻坚行动中,像太平乡杨梅树村民小组这样旧貌换新颜的知名村组还真不少,如鸡茨坪核桃生态园、李家庄苹果生态园、秀岭玉香梨生态园等都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寨。许多村寨在脱贫攻坚行动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按照一村一品、一山一特联系乡情村情的扶贫思路,有的村通过种植林下经济中药材等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有的村通过“村党总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农户特色养殖或特色种植,使村民摆脱了贫困;有的村延伸加工核桃产业链,并把核桃、苹果、玉香梨等漾濞土特产品网上卖,电商农业渐成渐大,成为脱贫致富新典型。
而这些的发展变化,根本上是与漾濞县在实施脱贫攻坚行动中,严格执行中央、省对精准脱贫攻坚的要求和密切联系县情,采取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分不开。如县委政府制定联系实际的《漾濞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方案》、“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以及资金项目整合、考核办法、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等“2+N”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进干部驻村帮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行业部门资金整合、金融扶贫、社会参与等扶贫开发机制创新,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形成一整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支撑体系,确保了全县脱贫攻坚稳步有序有效推进。
“加入合作社后,我们村被外面不少老板熟悉了,现在种的中药材、养的猪羊都不愁卖了。”太平乡太平村林下中药材种植大户梅树良等很大一批种养殖户,对县乡村引导的“村党支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5+”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很满意。该县的“5+”是通过契约农业、大户带动、股份合作等方式与贫困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如太平乡、富恒乡结合垚猪养殖产业优势,引进丽江象山腊排骨饮食公司,通过产销一体化,养殖农户户均实现了增收3500元以上,截止目前,这两个乡共有1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协议,养殖653头垚猪。平坡镇引进天联公司,实行以科技栽培为先导,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魔芋种植,种植农户户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截止目前,这个镇种植魔芋达4900多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漾江镇引进境源公司,大力推广天麻、香笋等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种植农户户均实现了增收5000元以上,截止目前,该镇带动农户6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00多户)种植天麻1000多亩,带动农户1000多户(建档立卡户500多户)种植香笋3000多亩,4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到油牡丹、新品种干豆种植。
熊君 代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