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云南省红河州委以“学习廖俊波同志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暨组织生活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议精神,以及《共担责任、脱贫攻坚》省委陈豪书记、省政府阮成发省长致全省县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公开信,有关州级领导和部分县市委书记作了学习发言。会议要求,学习廖俊波同志优秀品质,切实担当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
一根弦绷紧全力冲刺决战。会议指出,脱贫攻坚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决战决胜的信心,鼓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铆足“勇于担责,迎难而上,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向脱贫出列目标发起总攻,下定决心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州委书记姚国华强调,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和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我们党向全世界、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第一位的政治任务,也是必须兑现的“军令状”。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看齐的高度,严肃对待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思想自觉,坚决克服消极畏难、麻痹厌战、拖延等待、侥幸过关的思想,以动真碰硬、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到思想上对标、行动上对表。全面组织发动各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不脱贫不松懈,咬紧牙关,冲锋冲刺,务求决战决胜。会议要求,以铁的纪律和作风保证,进一步压实责任、严肃纪律、严格问责。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定期不定期重点抽查县市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看是否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不安其心,是否对标对表、以上率下、扑下身子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好“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用天天抓实、月月抓紧的作风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条线贯穿脱贫精准发力。会议指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精准,务必要把握精准要义,始终围绕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推动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实现“双轮驱动”。一是要因户施策打牢精准扶贫基础。扣准精准脱贫的第一粒“纽扣”,坚持以“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根本标尺一量到底,正确认识和把握“1+N”的识别标准,严守“该进的没进是漏评、不该进的进了是错评”两条红线,坚决防止以套利心态随意扩大贫困人口规模和以减轻工作负担、减轻脱贫压力随意缩减贫困人口规模两种错误倾向。严格落实动态管理“六步法”要求,做好贫情分析,坚持“先退后进”,扎实开展评议评定,应退尽退无错退,应纳尽纳无漏评,应扶尽扶无错评,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二是要因地制宜加快区域发展。围绕“重大项目带动、特色产业富民、龙头带动、长短结合、务实脱贫”的思路,统筹实施好昆河经济开发开放带、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沿边经济开发开放带,北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三带两区”建设,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龙头带动、金融撬动、菜单互动、科技推动、党建驱动”“五动模式”, 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向贫困地区覆盖。推动“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地区倾斜。会议要求,坚决摒弃就当年抓当年的错误做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攻坚规划,尽早不尽晚,有序安排扶贫项目资金扶持,在加快推进南部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抓好贫困村提升工程,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水利工程项目向贫困村和小型农业生产倾斜,生态保护项目要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易地扶贫搬迁要回归国家的政策要求,坚决纠正政策执行偏向,更加重视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和拆除重建,加大资金的整合和投入力度,聚焦四类重点人群,切实解决好住房安全保障问题,确保完全战胜深度贫困。
一竿子到底共担脱贫重任。会议强调,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认真落实“州级统筹、县市主体、乡镇包干、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脱贫攻坚不是靠单打独斗,必须全面组织动员起来,化脱贫小分队为攻坚战斗队,紧盯困难目标任务,逐一攻坚克难落实。按照全州“五个责任清单”的要求,进一步压实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州级挂钩领导、乡镇包干、州级行业主管部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脱贫攻坚责任。把所有人都摆进去,做到干部组织起来、工作队员组织起来、群众组织起来,一级培训一级,一级带着一级干,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扶贫双推进,加强村“三委”班子建设,注重选好明白人、带头人,形成组织领富、干部带富、群众致富的良好局面。年内在全州每个乡镇特别是贫困乡镇建成一个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推广“党支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规模经营模式,提高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群众的带动力和覆盖面,通过党组织和经济组织把农户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组织起来。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开展好“自强、诚信、感党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革除陋习促脱贫工作,以村民小组为单元,每月认真组织召开1次村民会议和贫困群众见面会,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代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