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精准扶贫 中丝集团促云南蚕桑产业转型

“接下来,中丝集团将秉承‘五个满意’的原则,即‘让农民满意、让政府满意、让合作者满意、让金融机构满意、让企业自己满意’,继续与云南主要的蚕桑产区合作。”

目前,中丝集团已在普洱成立了中丝集团普洱丝绸有限公司及4个分(子)公司,全面接管了普洱市15万亩蚕桑基地,带动近10万农民种桑养蚕。

“云南省发展蚕桑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发展潜力较大。”

近日,在省招商合作局的对接联系下,中国中丝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开勇对普洱市、保山市、曲靖市和大理州共8个县区进行了蚕桑产业实地考察调研。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丝绸为主业的央企,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国中丝集团经过7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家从事丝绸、物流、商业、新材料、文化等多领域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子公司26家,国内参股企业40余家,在海外设立子公司3个。

多地走访

经报记者了解到,中丝集团分别与考察的8个县区领导,以及相关部门、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就运用生物技术手段、推动传统蚕桑产业向蚕桑生物健康产业转型发展达成共识。

“此次中丝集团实地考察了保山板桥镇西河、左所村,曲靖盘江镇河西、陆良县万亩连片规模化,大理祥云刘厂镇等优质蚕桑种植基地,以及曲靖沾益大坡蚕桑站春茧收购。”省招商合作局副局长阮凤斌介绍,

与此同时,刘开勇还走访了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云南新千佛茧丝绸有限公司、云南皇正实业集团等蚕桑、丝绸生产加工企业。

“蚕桑产业是一个保障群众长期致富的产业,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蚕桑产业这个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尤其是我国蚕桑产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和缫丝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刘开勇说出了对国内蚕桑产业的看法。

他认为,如果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前瞻性的思路创新,传统蚕桑业必将成为“文物产业”。因此,蚕桑产业必须走工业化、集约化和科学化的种桑养蚕新路子。

“根本出路是走以生物技术为手段、以蚕桑为原料、开发蚕桑生物健康产品、发展蚕桑生物健康产业的路子,把蚕桑业的终端产品由传统的丝绸、服饰变为附加值更高的药品、保健品、食品,才能实现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据介绍,为配合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加快桑蚕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丝集团将按照推进传统蚕桑产业向蚕桑生物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以打造优质蚕桑基地、开发蚕桑生物健康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谋划产业发展新思路,助农稳定增收、精准脱贫。

重点打造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蚕桑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三。目前,中丝集团已在普洱成立了中丝集团普洱丝绸有限公司及4个分(子)公司,全面接管了普洱市15万亩蚕桑基地,带动近10万农民种桑养蚕。

“接下来,中丝集团将秉承‘五个满意’的原则,即‘让农民满意、让政府满意、让合作者满意、让金融机构满意、让企业自己满意’,继续与云南主要的蚕桑产区合作。”

考察期间,刘开勇介绍了中丝集团在普洱投资蚕桑产业、带动精准脱贫的情况,着重介绍了中丝集团在云南推进传统蚕桑产业向蚕桑生物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据了解,中丝集团今年准备在普洱启动优质高效蚕桑产业示范基地、蚕桑生物健康产业研究所和生物技术工厂建设。

与此同时,还将规划建设60万亩高效蚕桑原料基地,谋划布局一批以医药、保健品、食品为主攻方向的生物技术工厂,把云南打造成中国蚕桑生物健康产业的新高地,推动蚕桑产业转型战略规划的落实。

“云南省农业厅将为中丝集团入滇投资积极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非常认同中丝集团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关于蚕桑产业的投资设想。

阮凤斌坦言,省招商合作局将进一步推促中丝集团与云南开展全面深入合作,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领域,做好服务保障,促成投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阮凤斌提出“五个一”建议:建议中丝集团尽快与云南省政府签订一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发展重点和合作方向;建议在云南设立一个中丝集团西南总部。

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在昆明召开一个中国蚕桑生物健康产业大会;建议中丝集团在云南建设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建议中丝集团在云南建设一批蚕桑生物技术工厂和研发基地。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