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精准扶贫圆了富源黑牛山里“几代人”的“用电梦”

精准扶贫圆了富源黑牛山里“几代人”的“用电梦”

“没有材料,就先从各项目结余材料中按正规手续借用,按材料专用原则是不允许借用的;不借不行啊!为了不拖扶贫工作的后腿,看着领导都把责任和风险担在肩上,作为员工也就只能顶住压为,严把材料的出入库情关,在正常的监管下最大限度地为扶贫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保证”仓库管理负责杜永富说。

“原本就不是大规模野外施工作业的时机”,黑牛山的冬天,风夹着雨雾,就像人间仙境一般,不仅山高坡陡路滑,视线不好,工作人员不得不穿上厚厚的棉衣,反应迟钝和行动也很缓慢,再加上立杆、杆上高处作业、放紧线作业风险本来就高,稍不留神和注意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

“不具备施工条也要努力创造”,没有运输电杆的路就在山梁上支两台绞磨,分两次把电杆拖到山顶上,再一步一步地挪到位;机械帮不上忙的就只有多上几个人手;担心安全没有保证,就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控。“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打稳扎的来,只有安全了才有进度”,施工在大山的云里雾里艰难有序地进行着;公司计划建设部项目管理专责盛祖浩和供电所的监管人员,连续半个多月吃住在工地,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

“大件的不让盘,咱就盘点螺丝啊之类的小件的”,看着施工队在风里雨里挨冻受累,一基基笨重的电杆,在又湿又滑的山梁上屹立了起来,老四罗文权硬是赶着自家的马加入了搬运材料的队伍,“高兴啊!真的高兴,因为很快就要有电用了,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2016年12月14日,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小黑牛山村的高低压线施工、变压器安装、电表安装各项作业安全圆满完成,并于当天

17:00顺利搭火投运,至此,小黑牛山村“几代人”的“用电梦想”得以实现。

真扶贫——扶到了心坎上

“我就想着,总有一天会好的,没想到会这么快电就通了”讲起电罗文权感慨地说。“现在有了电,生活就方便多了,从电架通就感觉手机电量不会干了,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再也不用怕没有电了”。看得出他们现在的电用起来很舒心,生活也舒心。

“晚上电灯亮堂堂的,做作业再也不用担心灯会没有油了,错字也少了,眼睛也不痛了”14岁的罗春富说。

罗文强大哥:“打猪草,原来用手工要一上午的时间,现场用猪草机只要一小时就搞定。煮饭用电饭煲,只需要把米淘好,水放够,插上电煮着,人可以放心地去干活,不用担心会煮焦了,不用专门派人守着。干活回来,饭热乎乎的,插上电磁炉就炒菜,随时都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在小黑牛山村罗家四兄弟的家里电视机、电磁炉、电饭煲、功放音响、猪草机这些家用电器成了他们的家庭标配。“这在以前是想买都不敢买的,因为没有电,买了也只能是个摆设”乡亲们说。

这些家电都是通电后,他们迫不及待地购置的。

“有了电,大山里的生活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苦了累了闲下来还可以看看电视、听听歌、看看新闻、打打电话,放松放松,和亲戚朋友聊聊天,人与人之间距离更近了。

“信息畅通了,致富的门道也多了”,随时都可以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了解山外的世界,看看农业节目,学学致富经。

“我想养羊,养蜜蜂,通过网络把它们卖得更远更好”乡亲们盘算着。

“把大山里的风景和宝贝发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人间天堂”,23岁的罗光梦说。

“我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走出大山,像供电所的师傅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好孝敬父母,建设国家,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14岁的罗光传说。

“等路通了,交通方便了,有钱了,把家里的瓦房翻成平房,好好改善一下住房条件”,大哥罗文强说。

自从有了电,小黑牛山的乡亲们就有了新的希望和梦想。

“为了解决小组黑牛山村4户人家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贵公司及时规划、立项、组织施工,并于2016年12月14日完成通电,切实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镇的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谨向贵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函黄泥河镇人民政府2016年12月16日”富源供电有限公司的扶贫行动受到了地方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富源县黄泥河镇小黑牛山的电灯亮了,天也亮了,人心也亮了,一直以来,富源供电有限公司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在支持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方面,更是本着“决不能让电力拖了扶贫攻坚的腿;扶贫搬迁到哪里,电力保障就到哪里;哪里需要,电力线路就架到哪里”的原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为脱贫攻坚提供着坚强有力的电能保障。(冯智勤)

Tags: 牛山 富源 扶贫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