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云南移动张军勇:驻村扶贫队中的特殊父亲

从云南省怒江州六库镇出发,穿过横跨江面的跃进大桥,骑车一路向东北,经过20余公里的山村通路,张军勇父子来到了双米地村。

11

张军勇带着儿子去扶贫

从云南省怒江州六库镇出发,穿过横跨江面的跃进大桥,骑车一路向东北,经过20余公里的山村通路,张军勇父子来到了双米地村。一村民家地里的菊花长势不好,双米地欧亩拉村村小组组长和村民蹲在村口,翘首以盼,等待张军勇来给菊花看病。听到消息,张军勇十分焦急,匆忙停下摩托车,带着儿子赶赴菊花地,“后面这一棵已经发出了新芽,不用担心。”并嘱咐他们“精心管理土地,地里不能有杂草,才能保证菊花有个好收成”……

这只是张军勇日常工作的一个片段。除了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怒江分公司泸水分公司集团客户经理,张军勇还有着一个特殊的头衔——驻村工作扶贫队队员。

两次主动申请驻村

2012年,张军勇主动申请到泸水市古登乡尼普罗村委会担任新农村指导员,这一年驻村工作结束后,他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县级优秀新农村指导员。2016年初,云南省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一如往常,张军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再次主动请缨踏上驻村之路。

张军勇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少数民族,进村之后方便和群众交流开展工作。”

2016年2月29日,张军勇正式开始了驻村。“如果去年‘张工作队’不来,我们村委会干部就够呛了。”提起张军勇,双米地村党总支书记腊月子打心里表示感激。

双米地村常年缺水,长期以来村里主要的经济作物都是玉米,玉米产量不高、价格也不占优势,靠种植玉米致富几乎是幻想。张军勇多次与村委班子商讨研究、外出考察,邀请业内专家实地勘察后,提出了种植杭白菊的设想,并通过与村民商量后,决定引进杭白菊种苗。菊花种植前期需要一笔不菲的投资,为了切实减轻村民负担,张军勇协助村委会借力挂钩单位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怒江分公司和泸水市政法委,通过爱心人士捐赠的10万元购买了杭白菊种苗和化肥。

一次入户走访,张军勇碰到了这样一幕——家徒四壁的土基房里,一位父亲带着两位年幼儿子艰难度日。由于贫穷,几年前,孩子的母亲已经远走他乡。现在,14岁的大儿子已辍学回家务农,正读小学6年级的二儿子密正海也因为父亲供不起每星期5元钱的零花钱而面临辍学。

张军勇为这个家庭的贫困境况所动容,“家庭已经极度贫困了,小儿子再不上学,那这个家还怎么改变,还要一代代穷下去吗?这个娃娃必须要让他去上学。”

张军勇告诉密正海:“你要好好学习,现在在村里上小学,等你上初中的时候,吃住都去我家,我家在六库。我会把你当自己儿子一样的养。只要你肯上学,你读到哪里我就供到哪里!”

从2016年3月份以来,按每月平均不低于150元的资助金计算,张军勇已为密正海资助了2000多元。

“像他这样说到做到的人太少了”“他的难处我们都了解,只能默默放在心里”“他为我们这里付出的真是太多太多”……村干部和村民们对张军勇驻村期间的工作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带着儿子去扶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窗明几净的双米地完小教室里,12岁的张博舒跟着老师朗诵《静夜思》。窗外的张军勇看着儿子专心读书的样子,满心的慈爱和期盼溢于言表。对于这个铁骨铮铮的傈傈族硬汉而言,儿子是心灵深处最大的牵挂。

面庞清秀、活泼可爱的张博舒先天性左脑发育不良,右脑发育正常。他酷爱摄影,能熟背古诗,但长到12岁也不能认一个汉字。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驻村初期,张军勇把儿子寄养在岳父岳母家,后来又送到怒江州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夫妻忙于工作都不在儿子身边,儿子的安康和成长是张军勇最放心不下的。双米地虽然条件艰苦、经济落后,但是民风淳朴、纯净自然。张军勇试图把儿子接到村里读书,方便在工作之余照顾好儿子,解除工作的后顾之忧,也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2016年6月1日,张军勇把儿子带到双米地完小一起过“儿童节”,乡村孩子对张博舒的友好态度让他下了决心把儿子带到身边来。从此,在双米地村委会,每天早上6时30分,张军勇父子的闹钟准时叫响。招呼好儿子起床洗漱后,7时40分送儿子去村小读书。儿子张博舒白天在学校吃饭和午休,但晚上20时30分下晚自习后必须准时接他回家睡觉。

村里的事物十分繁杂,很多时候张军勇忙着驻村扶贫的工作,很难照顾好儿子。去年11月的一天,为解决村里的缺水问题,张军勇和村干部去山上寻找水源,他们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才爬到海拔2400米的水源地。而当他们从水源地准备下山回村时,已是夜幕降临。此时,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张军勇才突然意识到儿子还在学校,眼巴巴的等着自己去接。但如果按正常一个单边5个小时的时间计算,回到村里显然已是深夜。天色已晚,山路难行。张军勇恨不得能有一双翅膀,马上飞到学校。张军勇一边跟双米地完小校长打电话请求下晚自习后暂时帮忙照看好儿子,同时,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村里。那晚,平常5个小时的路程,张军勇一个小时就跑下来了。

为了在工作之余照顾好儿子,张军勇把儿子带到了村里。但是,张军勇的爱人还在300公里外的贡山县丙中洛工作。张军勇一家团聚,绝大部分是孩子他妈妈从丙中洛回来到双米地村委会驻地,张军勇笑言,“我们在六库的家反倒成了摆设。”

张博舒病情特殊,每月都要去昆明看病抓药,为了腾出时间做更多利于扶贫的事情,张军勇尽量选择周五带儿子去看病,周日回来。在过去的一年里,除了到六库开会和带儿子到外地看病外,张军勇都驻扎在村里,一有空他就到村里的家家户户走访调查,于是,几乎全村2000多名老老少少都认识他。今年是张军勇在双米地村的第二年履职,认识张军勇的人都被他的敬业精神深深折服。(付琦、张超)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