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北站隧道进行排水抢险。记者 赵伟摄
交警赤脚在水中疏导交通。记者 张昊哲摄
市民相互帮助将电动车推离淹水区域。记者 张昊哲摄
7月19日至20日,昆明主城区突发大范围暴雨,造成主城区市政道路普遍出现积水,多条道路被迫断交。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全市上下总动员,果断启动《昆明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大级(Ⅱ级)应急响应,市水务、气象、水文、滇管、园林、城管、排水、供电等相关部门紧急联动,打响了一场紧张激烈的防洪排涝抢险战。
根据市气象部门通报,19日18时至20日3时,昆明主城区发生大范围强降雨。20日零时至2时,1小时降雨量有7站次大于30毫米,其中4站次1小时降雨量大于50毫米,1小时最大降雨量发生在油管桥站位76毫米。12小时累计降雨量15站次超过50毫米,达暴雨量级,其中,3站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达大暴雨量级,最大降雨量发生在油管桥站位129毫米。与2013年“7·19”特大暴雨相比,暴雨站次增多9站次,暴雨分布范围更广。此轮强降雨导致主城区市政道路普遍出现淹积水,机场高速鑫镁铝厂段、寺瓦路花之城、北站下穿隧道、北京路与白云路交叉口、石闸立交、大树营立交等40余路段断交,主城潘家湾、锦苑花园、穿金路7号院等小区出现严重淹积水。市政排水系统下游河道全线超出警戒水位,排水系统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汛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作出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城市防洪排涝抢险减灾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人民财产损失,确保全市运行正常。省防汛办主任熊执中连夜赶到市防汛指挥中心指导我市防洪排涝工作,副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吴涛迅速安排部署防汛抢险工作,要求主城各区,市水务、气象、水文、滇管、园林、城管、排水、供电等相关部门紧急会商,并于昨日3时23分启动了《昆明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重大级(Ⅱ级)应急响应。与此同时,全面加强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及时掌握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严防后续降雨造成更大灾害。
面对洪涝,效率高于一切。应急响应启动后,市级各相关部门、主城各区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全部立即上岗到位,迅速对降雨成灾情况进行整理,组织辖区防汛力量及时开展灾情处置、路面排水及被淹小区等其他区域的抢险救灾。水务、气象、水文、滇管、园林、城管、排水、供电、公安、消防等部门连夜上岗,在齐腰齐膝的水中奋战,在各个节点疏导交通,在各自岗位坚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他们原本也是普通人,只因制服在身,职责在肩。暴雨来临之时,夜色正浓;大水淤积之时,已是艳阳高照。
与2013年“7·19”特大暴雨相比,虽然降雨量、波及面等方面更加严重,但从处置反应和淹积水点等情况综合来看,总体情况好于2013年。截至7月20日19时,昆明市排水公司所有防汛队员正积极处置剩余10个淹积水点,预计当晚道路全面处置完毕恢复通行,可以看到处置速度和效率已经大大提升。
暴雨冰冷,人心不冷,面对洪涝,所有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们“全民总动员”,众志成城共同应对这突如其来的雨情。路上有车熄火,大家二话不说就帮忙一起推,有人在水里跌倒了,大家上前一起扶;六甲街道盘龙社区,数百名老人被困在老年公寓中,消防官兵赶到后,一次又一次地趟水而过,将老人们一个个背到皮划艇、三轮车上,送到安全区域;在菊花村公交车场附近,数百米路段被积水淹没,公交二公司调来62路和72路公交车,在积水中无数次免费摆渡被水围困的人们……不管曾经相识抑或陌路,大水淹没道路,却无法淹没温暖。雨后春城,暖心的一幕幕诠释了文明的内涵。
在突如其来的暴雨中,城市文明素质经受住了考验。春城市民一起应对雨情,协助职能部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回应了文明城市的内涵。有媒体评价:“在大水逐渐退去之时,文明并未褪色,反而愈加显眼。”(记者 孙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