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绵绵春雨的滋润下,大关山林特产“刺老苞”发出了春芽,漫山遍野的刺老苞带着棕黄色绒毛的嫩芽,连同长满尖刺的树干随风摇曳,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生长于山野里的“刺老苞”)
连日来,在绵绵春雨的滋润下,大关山林特产“刺老苞”发出了春芽,漫山遍野的刺老苞带着棕黄色绒毛的嫩芽,连同长满尖刺的树干随风摇曳,阵阵清香沁人心脾。鲜嫩欲滴的“刺老苞”也随即进入了万家餐桌,成为各地食客趋之若鹜的一道美味佳肴,也更是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好帮手。
“刺老苞”也叫树头菜,在大关的高二半山区被广大农户广泛种植,当前正是“刺老苞”上市的季节,目前的市场价已经卖到了十五块钱一市斤,为了能让自己家的“刺老苞”能卖个好价钱,尽管现在是大雾弥漫,天上下着雨,但是大关县翠华镇黄连河村的村民们仍然在冒雨采摘着他们的刺老苞。
前些年,吃“刺老苞”的人并不多,“刺老苞”也很难上市,长期被埋没在了深山丛林之中。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曾经“长在深山人为识”的“刺老苞”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市场青睐,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在大关的高二半山区,广大村民种植“刺老苞”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的有十亩以上的,少的也有两三亩,一季采摘下来,多的创收两三万元,少的也有近万元。当前正是“刺老苞”采摘的季节,村民们整天都在自家的刺老苞林里忙碌着,一苞苞嫩芽初放的“刺老苞”不会儿就装满了背上的背篓。
目前,“刺老苞”在大关的种植,单是翠华镇就超过了4千余亩,已远销昆明、成都、重庆等邻省城市,据说就连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也逐步出现了大关“刺老苞”的踪迹。有了销路和名气,村民们种植刺老苞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刺老苞”的食用方法
1、凉拌刺老苞
用刀从叶柄部切开,成条块状,或用手将其撕碎,清水浸泡十几分钟。洗净,沥干。冷水入锅同时加温,熟即起。置于筲箕,沥干水渍备用。新鲜小米辣与生蒜瓣舂绒,盐巴、味精、生抽王、哈尼豆豉(或水豆豉)适量,香醋精少许,钵中拌匀,装碟上桌。香、辣、脆、甘味具全。
2、素煮刺老苞
用刀从叶柄部切开成条块状,清水浸泡十几分钟。洗净,沥干。冷水入锅同时加温,熟透即起。起锅前加入冷清水一瓢,俗称“掺汤”。其作用是加入冷水后,让汤汁的温度迅速下跌,不致于把汤中的熟菜沤烂变味。素煮刺老苞,蘸水最为讲究,小米辣蘸水中有放入豆豉之类的,其味最为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