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的云南省也在乘势而上,更加扎实有力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脱贫攻坚,资金是关键。近年来,云南省金融机构全力聚焦扶贫攻坚,在精准上下工夫,着力做大扶贫投入“蛋糕”,金融精准扶贫在扶贫攻坚中的力度不断增加,在创新扶贫中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省现有129个县(市)区,其中,贫困县(市)区93个,涉及滇桂黔石漠化、乌蒙山、滇西边境、四省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截至2015年末,全省共有47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77个贫困村。云南省贫困县域数量全国第一,贫困人口全国第二,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截至今年3月末,云南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786.7亿元,同比增长44.99%,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余额156.28亿元,同比增长120.61%,带动和服务贫困人口7.09万人次;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16.65亿元,同比增长41.81%,带动和服务贫困人口75.8万人次;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72.16亿元,同比增长39.15%,带动和服务贫困人口440.12万人次。
云南金融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对此记者采访了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杨小平。
杨小平说,“近年来,全省金融部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取得突出成绩。”
据记者了解,金融机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云南省金融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金融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印发《云南省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7年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全省银行业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指导意见》等,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工作制度体系。细化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切实加大对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金融支持。金融扶贫信息对接共享机制建成并正式运转,夯实了金融精准扶贫的信息基础。切实加大对金融扶贫工作进展及相关知识的宣传,为助推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加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的资金实力。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扶贫再贷款余额达79.09亿元,直接支持及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9万人,并积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贷款余额380.49亿元。云南证监局与部分州市签订了《资本市场帮扶备忘录》,云南保监局积极引导各保险公司开发符合贫困地区生产生活需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93个贫困县(市、区)共有县级银行业金融机构558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3432个,保险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906家和298家,已初步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助农取款点等协调配合、共同发力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格局。
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效显著。积极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5月末,全省9个试点县“两权”抵押贷款余额合计18.93亿元。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如农村信用社创新推出了“农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等信贷支持模式;富滇银行与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技术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浦东发展银行设立扶贫投资发展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保险机构积极完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大病保险。3月末,全省保险业在贫困县(区)承担风险保障2.76万亿元,支付赔款16.15亿元。
基础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深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工程,全省已累计建成惠农支付服务点1.88万个,实现了全省1.26万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此项工作得到省委书记陈豪的批示与肯定。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在谈到金融精准扶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的打算时,杨小平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准对接支持贫困农户力度不够;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信贷投入总量明显不足;部分金融机构参与度不高;配套机制不完善;部门间的合力未充分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杨小平说,“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切实增强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贫困地区。”具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要围绕“精准”抓落实。全省金融系统要认真领会学习中央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金融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按照《2017年云南省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年行动方案》,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要突出“创新”抓落实。全省金融系统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从工作思路、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大力开拓创新。要畅通金融扶贫资金渠道,用金融源头活水浇灌特色产业扶贫之花。要积极拓宽贫困地区企业融资渠道,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保险市场建设。
要注重“合作”抓落实。全省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沟通汇报,促进扶贫基础信息和金融信息对接共享。要推动完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好优惠政策,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推动建立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登记服务平台,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
云南省金融部门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下一番“绣花”的工夫,履行好社会责任和担当,展现全省金融系统的良好风貌,用心用情用力作好金融扶贫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