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真情投入扶贫弱 全心助力摘穷帽——云南省楚雄州人社局帮扶江边乡中村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中村是元谋县最贫困的山区村之一。中村地处偏远,全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山高、路远、箐深、坡陡,交通不便和缺水严重是该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中村是元谋县最贫困的山区村之一。中村地处偏远,全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山高、路远、箐深、坡陡,交通不便和缺水严重是该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这些贫困村民善良朴实,对美好生活怀有热情和希望。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向陶云说。2017年担任扶贫队长后,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路,走访了村里的每一户人家。

从2015年9月开始,楚雄州人社局开启了全方位、立体式帮扶中村脱贫发展的探索,一名又一名优秀的人社干部深入村屯,来到村民身边,为让他们脱贫致富贡献智慧、挥洒汗水。

入户遍访精准识别

“家里有几口人?几名劳动力?种着几亩地?种了什么?收入多少?购买籽种及化肥农药支出了多少?”这些问题,楚雄州人社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每到一户农家都要问一遍。

驻村扶贫工作队严格按照“三评四定”的步骤和标准,深入中村开展入户遍访和精准识别工作。

“我们这大山区很穷,你们从城里来,还要长期住在这里,不容易啊!”村民张清花朴素直白地道出了村民心底的声音。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只有做到精准、科学地识别,才能真正将帮扶落到实处。

在开展入户遍访进行精准识别的过程中,驻村扶贫队员首先通过进村入户“五查五看”摸清所有村民家庭情况,并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户脱贫出列的“6条标准”遍访出相对困难的贫困对象。然后,按照贫困户识别标准对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住房、家庭财产、生产生活条件等情况逐户逐人核实。最后,开展民主评定,征求群众意见并进行公示。

从争穷帽到摘穷帽

“村里没有哪家比我家困难了,能不能帮我家争取一下低保?”到中村入户遍访和开群众会(户长会)时,扶贫队员们常常会听到村民这样说。

“我们耐心地向村民解释政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尽量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扶贫队员罗丽娜说。缺水、缺钱、缺劳力、缺技术,这是贫困村普遍存在的难题。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帮助大家转变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楚雄州人社局决定通过培育树立致富带头人,发挥身边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黄文兵就是首批得到扶持的致富带头人之一。

黄文兵一家是中村的贫困户,父母受病痛缠磨已久,两个年幼的孩子尚需照料。曾经学过技术的黄文兵一直想自己酿酒,但由于缺乏资金,一直没能做成。

2016年4月,扶贫队员何江为黄文兵做担保人,为他争取到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帮助他建起了酿酒作坊。

如今,作坊生意不错,一家人的生活重获希望。

楚雄州人社局和元谋县其他挂包单位在中村又甄选出有一定基础,但缺乏后续发展资金的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和酿酒户,给予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帮扶,让贫困群众看到身边的榜样,激发和调动大家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楚雄州人社局局长黄云雁说。

同时,楚雄州人社局积极协调楚雄技师学院,鼓励、引导、帮助贫困家庭“两后生”到技师学院就读,为贫困家庭赢得希望。

多管齐下共抓扶贫

自2015年9月楚雄州人社局挂包联系中村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履职、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积极协调配合相关单位和部门,统筹谋划,形成合力抓扶贫,全力帮助中村脱贫攻坚摘穷帽。

针对中村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他们积极协调项目和资金,完成了连接8个自然村的村组道路修复扩建和通村委会公路的硬化工程,并积极帮助村民建水窖、修坝塘、架水管,为中村群众解决了“出行难”和“用水难”。

针对中村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楚雄州人社局结合中村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生产生活习惯,按照远抓经济林果、近抓种粮和养殖的思路,长短结合开展产业扶持。截至目前,共扶持中村发展核桃种植9600余棵、692.89亩,花椒种植2982棵、71亩,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云岭黑山羊等牲畜300多只。针对村民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发展技能、增收困难的状况,楚雄州人社局还积极开展技能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加大技能培训资金投入,组织养殖、种植、彝族刺绣等技能培训,为中村群众外出务工“搭桥铺路”,千方百计帮助村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目前,全村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500人。

这些帮扶措施的实施,使中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的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有所改善。中村的整村脱贫,就在前方。(王宝杰)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