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密码管理局挂钩帮扶永兴村,技术科科长杨义飞主动申请,任永兴村新农村指导员、党总支常务副书记。2016年2月,驻村期满后,杨义飞主动向组织提出继续留在永兴,任永兴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党总支第一书记。
驻村两年来,杨义飞奔走于田间地头,走访农户,调查摸底,谋划发展。修公路、兴产业,关爱孤寡老人、情牵留守儿童,关注教育建设,使永兴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2700元提升到2016年的4920元。2016年,杨义飞被评为兰坪县优秀驻村工作队队长。
答应过乡亲们一定会回去
今年5月,杨义飞完成驻村任务回到单位,当单位组织工作队到永兴驻村开展精准识别,他又主动要求带队前行,他说:“永兴村的情况我最熟悉,我去最好。我答应过永兴的乡亲们,我一定会回去的。”
5月的怒江,一直阴雨绵绵,5月31日那天更是暴雨如注,没有一刻停歇,塌方、泥石流频发。
一行人顶风冒雨前行。路上,杨义飞兴致勃勃,向队员介绍情况,谈驻村心得和永兴村今后的发展规划。车至通甸镇河边村德胜河口,雨大、路上尽是坑塘,车子侧翻下去,杨义飞身受重伤。下午4时20分许,年仅37岁的杨义飞心跳停止了。
6月30日,怒江州委发文,追授杨义飞为“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全州共产党员向杨义飞学习。
病痛放在心底微笑带给群众
永兴村委会办公楼院坝一角,一片青翠的小菜园,白菜、葱蒜长得郁郁葱葱。
“永兴离集市远,以前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乡里,上街买菜极不方便。‘飞哥’亲手开垦了这块菜地,成了我们工作队和村干部的‘菜篮子’”。永兴村现任驻村工作队长李鹏艳说。她曾在杨义飞手下当过一年的工作队员,情同兄妹,习惯称杨义飞为“飞哥”。
永兴村地处海拔2600米的高寒山区,是兰坪县64个贫困行政村之一,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仅为2700元。
驻村之初,根据村民白天出门干活很少在家的实际,杨义飞带领队员在晚饭后开展夜访工作。与村民围坐在火塘边,拉家常、话脱贫,全面掌握村情民意。
去年,驻村工作队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和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信息录入。杨义飞在指导全村相关工作的同时,对自己单位挂联的3个村民小组136户农户进行了2次遍访,对筛选出来的47户建档立卡户做了6次走访。为村民调解耕地纠纷、离婚纠纷、道路硬化施工方与村民纠纷、饮水工程队与村民纠纷、学校征地纠纷等36起。
村民和祥云家在村委会旁,空闲时,杨义飞最爱去他家串门。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杨书记干工作非常认真。有时候,夜晚三四点了,他还在办公室加班。”和祥云说。
杨义飞患痛风病多年,病情发作时,双脚肿痛到无法下地。来到永兴村后,身体更是出现了胸闷、咳喘、头晕、浑身乏力等症状。队员们劝他回六库治疗,他总是摇摇头:“过一阵吧,等手头的事做完再说。”可他手头上的事总也干不完。
“所有的村民小组他都走遍了,有的还反复走访了四五次。”李鹏艳说,去年4月,天气特别恶劣,永兴下雨下雪。杨义飞痛风又一直发作,队员们每天听到他晚上咳嗽。可第二天,他又背着干粮、拿起雨伞,一瘸一拐的,与其他队员上山走访农户去了。
哪里有困难杨书记就出现在哪里
“他最见不得群众贫困。村民有什么困难,他都要尽心尽力去帮助。”永兴村党总支书记和江林说。
永兴村猴子箐村民小组70多岁的五保户李老五,双目几乎失明,平常靠政府救济和左邻右舍照顾。杨义飞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把李老五作为自己的联系户,隔三岔五给老人送钱送物,打扫卫生,穿衣喂食。
“杨书记出生农家,懂农村工作,理解农民的辛苦。他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当他是主心骨,都相信他,有什么困难想法都爱找他谈。”和江林说。
“杨书记是一位说话算数的干部。哪里有困难,杨书记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书记。”这是永兴村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杨义飞办事较真、敢于碰硬。永兴村有个村民生活不错,2016年10月公开评选低保户时,他要求评低保,与村干部闹个不停。杨义飞主动找其谈话,希望他多为贫困群众着想。多次说服无果后,杨义飞果断拒绝其要求。
“脱贫攻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坚持严标准、严程序、严操作、严纪律。”杨义飞义正辞严。
“这样公正、硬气的队长,我们老百姓信服。”永兴村干部群众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