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深挖“填表扶贫”背后的真问题

当前,脱贫攻坚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收集数据、填写表格不可否认能够帮助干部有计划、有步骤、有分类地做好一些工作,同时也留下了痕迹资料,便于上级部门进行信息分析和检查考核。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各种体量庞大、繁杂琐碎的表格,不仅让扶贫干部苦不堪言,也让贫困群众有颇有反感。

7月中旬,非常炎热的一天,中部某省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八 九个小伙子赤膊上阵,背对着镜头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每个人旁边都堆了厚厚的一沓材料,每个人的后背上被戏谑地PS了四个字“精准填表”,下面的大标题是“酷热的天气阻挡不了扶贫的脚步”。(8月1日《人民日报》)

当前,脱贫攻坚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收集数据、填写表格不可否认能够帮助干部有计划、有步骤、有分类地做好一些工作,同时也留下了痕迹资料,便于上级部门进行信息分析和检查考核。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各种体量庞大、繁杂琐碎的表格,不仅让扶贫干部苦不堪言,也让贫困群众有颇有反感。

有道是,乱在基层,根在上层。把主要精力放在填表上,明显有些本末倒置,表面上看它反映出的是基层工作浮于表面,存在“图形式、走过场”的形式主义问题。事实上,基层扶贫中出现的形式主义,不一定都是基层自己造成的,一些地方在层层落实上级要求的过程中出现了跑偏现象,也是这类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的工作任务基本上都是要通过基层来完成的,基层出现“填表扶贫”,恰恰说明有的上级部门在部署上、要求上、指导上存在问题。就拿考核检查来说,一些地方在检查考核上过于看重痕迹资料,到基层检查工作往往就是简单地查台账、看资料,把原本属于企业、机关的一些考核检查方法机械地搬到了田间地头,检查考核“唯台账”论、“唯表格”论,以至于出现了“不管你实际干得好不好,只要材料做得好就好”的怪现象。

又比如,中央强调要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但在落实责任过程中,一些地方就简单地把“签字”“按手印”作为负责任的“象征”,要求基层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层层签字画押,一份表格填完了,贫困户要签字确认,扶贫干部要签字确定,第一书记、分管领导也得签字把关,村里和乡镇的存档、上报也要求层层签字审核,以此来“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更让人苦闷的是,个别地方还因为表格设计不够科学、不符合基层实际、上级政策措施变化等原因,一会儿按照县里标准,一会儿又根据市里要求,一会儿省里又出新的模板了,政出多门、朝令夕改,今天好不容易填好的表格,明天又来新的,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能靠“填”,更要坚决杜绝“数字脱贫”“算账脱贫”。针对“填表扶贫”现象,既要从基层工作中找原因,更要从工作机制、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深挖细究,层层找出病根,对症下药给予根治。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基层还是各级各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对于上级的一些政策、规定、要求等等,务必要做到精确把握,真正读懂上级精神,明确上级指示,在层层落实上级精神的过程中确保不跑偏、不变味,正确引导基层把更多精力用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上来。

Tags: 扶贫 背后 问题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