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把“健康扶贫救助脱贫一批”作为东川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八个一批”战略部署,每年安排1000万元健康扶贫专项资金,连续安排5年,凡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可享受健康扶贫医疗救治费用减免和民政救助保障政策,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了健康扶贫工程,切实减轻贫困人口的医疗费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东川区健康扶贫对象不局限于之前已经界定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员,全区健康扶贫对象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544人,实行健康扶贫全覆盖。为此,东川区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精准扶贫、分类施策,整合资源、筑牢网底”的思路,由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了健康扶贫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了健康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区卫生计生局设立健康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置专人负责健康扶贫工作日常事务。把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对各镇(街道)、区属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明确部门职责要求,全员参与健康扶贫工作。同时,在全区建立健康扶贫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在区级4家公立医院(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区老年病医院、区精神病院)和全区6个镇(街道)卫生院加挂“东川区扶贫医院(卫生院)”牌子,作为实施健康扶贫的定点医疗机构。
此外,在东川区扶贫医院(卫生院)开设了“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结算窗口”,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和住院个人医疗费用救助实施细则,贫困人口凭健康扶贫卡到扶贫医院(卫生院)就诊后,个人自付部分医疗费用在医院的“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结算窗口”即可以获得健康扶贫“一站式”减免救助;制定了东川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就诊流程图,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方式,贫困人口到区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免交住院押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免除门槛费(200元),符合规定的费用均可按比例报销;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实施分类救治、因病施策,能一次性治愈的,组织专家集中力量进行集中治疗;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如重度精神病、老年性疾病,由区精神病院、区老年病医院进行长期住院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由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区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
自2016年4月24日启动健康扶贫工程以来,截至今年7月21日,东川区对3954名因病住院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了健康扶贫医疗救助,累计补助健康扶贫医疗救助资金319.66万元,个人单次最高救助金额达2.39万元,贫困人口个人就医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同时,东川区积极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疾病筛查和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制作了《东川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设计了包括3大项(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检查)和29个小项的“健康体检项目包”。截至7月21日,组织出动医务人员2562人次开展贫困人口疾病筛查59544人,组织开展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12785人,补助健康体检资金261.96万元,并专门建立了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档案,实行与公共卫生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双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