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科技强警打造安全智慧城市

近年来,共青城市公安机关与众不同地做事,做与众不同的事,按照共青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国的共青城、江西的先导区,昌九的新支点,百姓的幸福城”的工作思路,勇于创新,通过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共建公安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全力打造最安全的城市,全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打造最智慧的警务,全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最过硬的队伍,全力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通过近一年的努力,2017年上半年,共青城市的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跃居九江市第一、江西省第八,突破了以往任何时候的成绩。

2016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视察共青城市公安局,对指情一体研判、合成作战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也对共青公安的新变化感到欣然。

2016年3月16日,江西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郑为文到共青城市调研考察,共青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明向郑为文汇报了该局全警情录入+的工作情况,得到郑为文的高度肯定。九江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荣先在共青城调研时,对该局的工作予以表扬。

近年来,共青城市公安机关与众不同地做事,做与众不同的事,按照共青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中国的共青城、江西的先导区,昌九的新支点,百姓的幸福城”的工作思路,勇于创新,通过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共建公安物联网创新实验室,全力打造最安全的城市,全力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打造最智慧的警务,全力提高信息化水平;打造最过硬的队伍,全力提高队伍正规化建设。通过近一年的努力,2017年上半年,共青城市的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跃居九江市第一、江西省第八,突破了以往任何时候的成绩。

春节期间,共青城市公安民警为民服务(图/受访单位提供)

    共青速采APP获省厅肯定予以试点

为了贯彻落实《江西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大纲》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全省公安机关“数据强警”工程,共青城市公安局和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以下简称“公安部三所”)于2016年12月29日联合成立了江西首个县级公安物联网创新应用实验室——“共建公安物联网创新应用实验室”(以下简称共建实验室)。共建实验室的建成,稳步提高了打防管控的工作水平,大力推进了公安信息化的整体进程,为共青城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据悉,共建实验室紧密服务共青城市公安机关和民警,推进基层实践创新成果转化,培养和培训共青城市公安技术人才,2017年形成了“4+1”的信息化综合研究体系。其中,“4”指的是四个方向,包括“鹰眼计划、万眼工程”视频专网建设、“eID”电子身份识别、“辅警e采(共青速采)”、“公安智脑案事件智能化分析”。“1”指的是一个应采尽采、规范录入的基础信息采集体系,建立多部门数据整合的共青公安数据池。

当前,社区警务采集工作面临一些客观困难:一是采集量大、任务重,以共青城市公安局为例,一共19名社区民警,而共青城市有19万人口,仅实有人口的采集,平均每名社区民警就要采1万多条,8个月的采集时间,除去办案时间和休息时间,一名社区民警平均每天就要采集40多条信息。

二是警力和警务终端设备不足,目前警务通只有正式民警才有权限配发,即使是人手一台,能投入的警力也是有限的。同时,没有辅助力量支持,光靠社区民警用警务通去采集,警力和设备都有限,难以实现多人采集、多人录入。

三是沿用传统老办法采集,当前江西省大部分民警还在沿用纸质本子采集信息后录入平台,这种采集方法过程繁琐、效率低、浪费资源,难以做到实时整合数据、实时共享信息。

为此,共青城市公安机关在大采集工作开展初期,便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以“速采”为出发点,设计了“快速采集一表通”,将“一标四实”信息全面汇总在一个表格内采集,将部分需要采集的内容设置为勾选项,只要社区警务平台要求采集的内容,都能在这个APP中进行采集。APP用手机下载即可,可以在警务辅助人员中推广使用,实现多人同时采集、多人同时录入。

由此,共青速采APP的优势快速显现:一是实时采集经纬度信息;二是可以将采集的房屋照片自动压缩为512KB以下,实时上传;三是采集方便快捷,将采集的内容综合在一个页面,大部分为勾选项,可以根据实际要采集的内容进行选择;四是实现无纸化办公,只需用个人生活手机下载APP便可开展采集工作;五是采集同单元、同户信息时,可以自动生成相同信息,避免重复录入;六是可以对采集人员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根据不同的权限进行录入和采集。

“共青速采”得到江西省公安厅科信总队和治安总队的充分肯定,易名“辅警e采”,并在共青城市以及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进行试点运行,在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为APP打通公安网边界,实现采集录入实时上传。7月21日,在丰城出席全省禁毒工作会议的郑为文在会前专门听取了张明等人对“辅警e采”进展的演示和汇报,指示共青城市公安局进一步完善功能。8月7日,在上饶召开的全省公安工作会议上,张明对“辅警e采”作了专题介绍。

    “守望者”助推破案 科技创新服务群众

在共青城市东方超市农贸市场和新村农贸市场,有两套系统在高效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这就是共建实验室研发打造的新型设备“守望者”。

“守望者”是一套整合安防系统、社会治安视频系统、智能交通等系统,架构云计算综合信息采集平台,实现数据整合、集成应用的智慧型公共区域应急管理体系。该系统将一键报警、语音对讲、公共广播、视频监控、微型卡口交通管理系统等技术集成,具有信息采集全面化、数据整合一体化,实战应用集成化、系统建设集约化的四大特点。

“守望者”能可视化一键互动报警,在视频方面还具有人脸卡口、视频联动等功能。该系统实现了主动预警,视频跟踪,交通管控,实时报警,车牌识别,布控联动,一键报警,警灯震慑,区域封锁,视频联动,公共广播,语音通知,现场分析,实时指挥等诸多功能,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为服务群众、侦查破案提供帮助。

    禁毒多功能服务站 共青特色屡受表彰

针对共青城市毒情形势及实际情况,为创新禁毒工作新机制,实行禁毒前置、警务前移,更好地完善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的工作,共青城市公安局根据上级要求建设禁毒教育基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626服务中心),把禁毒教育基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626服务中心)、警务信息大采集、情报大收集及针对戒毒人员身体状况开设的医务所有机结合,建设了具有共青特色的禁毒多功能服务站。

近年来,共青城市快速发展,乡镇人员进城务工,江益镇和茶山街道办因拆迁的居民几乎都搬到了共青城市温馨家园,导致共青城市金湖乡、江益镇、甘露镇和茶山街道办的吸毒人员也相对集中在茶山街道办。为此,共青城市公安局有效整合资源,在人口最为密集的温馨家园小区利用5间店面集中建设禁毒教育基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626服务中心)。

该市投资170余万元,建设的现代化禁毒教育基地面积多达400平方米;投资60余万元建设的“626服务中心”面积为200多平方米,集预防教育、服务帮教、社戒社康、动态管控、信息采集、情报收集功能于一体。此外,还招聘了10名禁毒专职人员集中管理共青城市茶山街道办、甘露镇、江益镇及金湖镇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及禁毒教育基地管理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共青城市公安局在2013年及2014年度连续2年获得九江市公安缉毒综合工作三等奖,2013年荣获九江市“扫毒害,保平安”严打整治行动工作二等奖,2013年全省公安机关“扫毒害、保平安”严打整治行动工作中荣获先进集体,2015年度荣获九江市公安缉毒综合工作二等奖,2016年度荣获九江市公安缉毒综合工作三等奖。

    拘留所开展感化教育 浪子回头重新做人

共青城市拘留所年拘押量在500人左右,在对他们的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拘留所民警始终贯穿了对被拘留人员的感化教育。管教人员使这里成了一所特殊的学校,让每个在这里被拘留的人都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能知错、改错,以崭新的面貌重新步入社会的大家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该所要求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感化教育在拘人员,民警从被拘留人员入所开始,首先要了解熟悉在拘人员的情况,包括其身体情况、家庭情况、思想情况等方方面面;其次是对在拘留人员给予相应的关心和帮助,达到走进在拘人员内心;然后是通过个别谈心,达到为他们排忧解难;再次是适当开展文体活动和生产劳动,与在拘人员打成一片,加深彼此的了解;最后是对出所的被拘留人员进行必要的回访,追踪关怀,监督警示。

叶某世居共青城市,从小不好好学习,混迹于社会,在当地小有名气。2015年12月的一天,叶某开车前往共青城市工业园区某个正在兴建的工厂内,找到厂老板强揽工程,一言不合就对工厂老板拳打脚踢,被依法拘留10日。

叶某入所后,管教民警了解他的情况,专门找他谈心,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想赚钱是好事,但是要合理合法,并不是强买强卖,现在是法治社会,必须要做一个合法的公民。经过民警的多次教育,叶某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出去以后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在叶某出所后,民警还经常跟他联系,了解他的情况。如今,叶某再也不干违法的事情,并和民警成为了好朋友。

    “读书会”主题广泛 促进人人学习好氛围

新时期的公安工作要求民警要有新知识、新思维,才能驾驭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实现新的发展和超越。为此,共青城市公安局创新思路,在局机关大楼开辟出一间可容纳60余人的活动室,开展由民警担任主讲、利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的读书会活动。每期读书会的选题既可以是公安机关专业业务知识、技能,也可以是某一社会热点、感兴趣的话题、业余爱好等。

读书会活动不仅拓宽了民警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让民警找到了组织、发现了自身价值。从2016年4月第一期活动读书会至今,该局已持续开展45期,参加人次多达1575人次,在公安局内形成了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进而带动各项公安工作开展,为推动公安事业长足进步打下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还让更多的民警找到了信仰、培养了自信、激发了潜力,发现自身的价值所在,为努力干好公安事业提供人才资源。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