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精准扶贫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有关注基层扶贫干部的学者介绍,扶贫干部大量的精力被迫花在了填表上,中部某县5月下旬至6月扶贫干部要填的表多达90个,有的干部甚至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整理各种档案材料、填写各种表格。

有关注基层扶贫干部的学者介绍,扶贫干部大量的精力被迫花在了填表上,中部某县5月下旬至6月扶贫干部要填的表多达90个,有的干部甚至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整理各种档案材料、填写各种表格。(来自8月2日《人民日报》)

“精准填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表的精准直接影响着扶贫工作的成效。但一些地区扶贫工作却变了味儿——过度注重“表面文章”,忽视实际、层层填表、数字脱贫,让沉入“浩瀚表海”的干部们苦不堪言,致使贫困群众无法真正获得实惠。为了保障脱贫攻坚工程的顺利开展,扭转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填表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刻不容缓。

应增强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对于脱贫攻坚这样一个宏伟的工程,各级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念兹在兹唯此为大,但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保障脱贫攻坚工程取得实效。脱贫攻坚这场非赢不可的战役,是绝不可能通过填表就能拿下的。只有扑下身、沉下心“真扶贫、扶真贫”,通过狠抓实抓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才能帮助群众尽快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走出来。

在扶贫工作的考核中要注重人民群众的感受。我们始终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实效的标准。扶贫工作最终的受益者是处于贫困环境中的人民群众,所以扶贫考核应当注重对于贫困群众受益度、满意度、认可度的考核。检验扶贫工作成效时,不应只是会议室内听汇报、办公桌前看台账,我们更应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真实的生活状况,通过与人民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沟通,真正了解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从而实现扶贫的真正意义。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扶贫工作事关民生大计,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当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督,及时遏制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填表主义、形式主义苗头。通过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对精准扶贫对象实行网络信息公开,实现动态化管理,在扶贫工作的全过程,让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监督,把工作“晒”在阳光下,充分保障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让精准扶贫,精准发力,最终实现精准脱贫。

当前,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期,我们务必要加强对扶贫工作的认识、注重贫困群众的真实感受、保障社会监督作用,让精准扶贫显“真章”。

(供稿人:宜宾市高县县委组织部 陈禹臻) 

Tags: 扶贫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