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市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抓阵地建设、抓队伍建设、抓体系建设、抓集体经济"四项建设"初步实现"强组织、兴产业、富百姓、重实效"的目标。
抓基础阵地建设,建好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市共有村民小组1109个,农村党支部875个,已有活动场所706个,覆盖779个村民小组,其中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72个小组已有活动场所97个。2017年,弥勒市采取"乡镇组织建设""乡镇筹资建设"两种建设方式,市级财政投入4125万元资金,按照"十有"标准全力推进303个(75个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小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确保年底所有村民小组均有活动场所,推动贫困村组织活动经常化,让活动场所成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主阵地。
抓组织队伍建设,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建立"领导分片挂联、单位部门定点帮扶、干部职工定人包户、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四级到村到户的帮扶机制。2017年,全市从103家乡镇党委政府、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驻弥省州属单位等部门抽调了3455名干部挂钩联系109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向全市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162名。依托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对乡镇机关干部、农村党员、村组干部、乡土人才等进行高原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攻坚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
抓服务体系建设,激发脱贫攻坚新活力。以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投入349万元完成121个综合服务平台站点建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14个。依托境内丰富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和阿里巴巴、国资商城等平台,利用"服务平台+农村电商"、"线上+线下"、"党员+群众"等多种渠道,把贫困村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推向市场,增加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共为群众提供代销代购服务2.32万余次,交易金额达650万余元。共带动农户1200余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7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8个。同时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网络全覆盖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
抓集体经济建设,推进脱贫攻坚显成效。按照"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大村带小村"的工作思路,以"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为抓手,推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建设。采取"扶贫产业发展资金+创业贷款+政府贴息"的方式,支持各乡镇党委和各村党总支盘活用好村集体现有资产、资金和资源,破解基层党组织"无钱办事、无能力办事"等难题。2016年共向基层党员干部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500万元,在全市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开展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22个,覆盖22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作者单位:云南省弥勒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