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建水县盘江乡普家境村“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建扶贫“双推进”模式发展柑橘种植

目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做到了农村“党建”与“扶贫”高度融合、相互促进,精准脱贫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吸纳人数不断增加、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实现普家境连片种植柑橘3万余亩

普家境村委会位于建水县盘江乡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总体发展滞后,是盘江乡三个贫困村之一,拥有建档立卡户84户347人。虽然零星种植柑橘,但由于地理位置边远,交通、水利、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生产技术低下,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浓厚,村民难以脱贫致富。

2016年以来,盘江乡坚持“党建带扶贫,抓好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积极在普家境探索“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党建促精准扶贫模式,挖掘特色柑橘产业,推动党建精准指导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引导贫困户走产业合作发展之路,有效实现扶贫开发和基层党建“双推进”。

J1

普家境规模化发展柑橘产业

一、重视村级发展,党支部带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选举一批政治素质高、村情村况明、发展思路清、带富能力强、党员群众认可的“明白人、带头人”进入村两委,建强党总支和党支部领导班子,为普家境村的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领头羊”。由村党总支引导党员群众积极筹资250余万元资金,完成50个小水窖、30个100立方米以上容量的水池、黑幕小组人畜饮水和进村路水泥硬化工程,为柑橘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结合盘江乡建设“两园一带”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带机遇,村党总支积极引导群众流转4000亩集体土地和7500余亩个人富余或无劳动能力耕作的土地,主动融入盘江乡打造柑橘之乡的发展规划。并组织群众到园区务工,学习柑橘等特色水果的先进种植技术,再利用自家的剩余土地,进行科学种植,提高生产效益。

二、搭建载体平台,合作社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在西家黑村小组建立“西家黑扶贫互助社”,以支部带头,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将零散的柑橘种植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同时为互助社配备20万元发展资金循环使用,不等额借给有需要的贫困村民用来种植柑橘,并收一定的利息,借期为一年,不仅解决目前困难群众的资金难问题,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示范带动效果明显。资金来源于合作社又用于合作社,为种植户在购苗、种植、管理、销售上提供支持,降低种植风险,将贫困户零星产品整合出售,形成良性市场竞争,提高了产品的影响力,扩宽了产品销售渠道,让贫困户的柑橘能产得出卖的优。同时,又可以雇用贫困户到园区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实现差别脱贫。目前,西家黑30多户种植户已加入互助社,柑橘种植规模扩大到1000余亩。

目前,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做到了农村“党建”与“扶贫”高度融合、相互促进,精准脱贫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吸纳人数不断增加、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实现普家境连片种植柑橘3万余亩。同时,结合“产业扶贫”政策,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申请产业帮扶资金24.3万元,18户申请扶贫贷款90万元。2016年通过柑橘产业发展实现脱贫出列16户、54人。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