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云南弥勒时时有风景处处有玩场

8月的弥勒,一年一度的阿细跳月民族节来临。勤劳与智慧、乐观豁达的阿细人跳着欢快的舞蹈迎来八方宾朋,把“阿细跳月”的文化旅游品牌擦得更亮。

1

8月的弥勒,一年一度的阿细跳月民族节来临。勤劳与智慧、乐观豁达的阿细人跳着欢快的舞蹈迎来八方宾朋,把“阿细跳月”的文化旅游品牌擦得更亮。

近年来,借助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民俗活动,依托区域内各旅游景区,弥勒市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这里,时时有风景,处处有玩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一个个的荣誉见证了弥勒旅游的不断发力。

挖掘特色资源

“相传,在人类最古老的年代,有一对阿细青年男女深深地相爱……”娓娓道来的传说讲述着阿细跳月浪漫的缘起,也宣告了2017年第八届阿细跳月民族节开幕式晚会的到来。

细细品味,以沙画为引线的晚会多有玄机。

阿细人崇尚火,于是有了舞蹈《踏火追月》;弥勒的山间总有“叮当、叮当”的牛哆啰声隐隐传来,那是属于弥勒人的乡愁,于是有了组合演唱《牛哆啰》;祈,是弥勒大黑彝与天地的对话,与生灵的共鸣,也是他们净化心灵的方式,舞蹈《祈》展示大黑彝如何与万物相通。

《鲜红的葡萄一串串》唱的是弥勒甜甜的葡萄,《爱莎爱佐果》讲的是弥勒彝族支系阿哲人的爱情,当然,热情的阿细跳月将晚会带向最高潮。

以“阿细跳月”的名义,晚会其实为观者掀开了弥勒众多特色文化的面纱。

那之后的10天,“多彩弥勒·美丽乡村”文艺汇演、“群文弥勒·阿细跳月”体验赛、“律动弥勒·阿细摔跤”传统体育比赛、诗词成语赛、摄影展、特色美食体验活动、沙滩排球赛以及包括红河水乡、云南红酒庄、锦屏后海在内的各景区景点活动精彩纷呈。徜徉其中,民族优秀文化与中华优秀文化交相辉映、相互融合。

可以看出,2009年至今,连续举办八届的阿细跳月民族节已经绽放出一朵文化奇葩,引领着弥勒多彩的文化,在这样一个旅游胜地开出了满园芬芳。

宜人的气候、8个彝族支系的风情、满目的葡萄园、传统美食是老天和历史给弥勒独特的馈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宝藏,将它们转化成为符合现代旅游消费群体需求的活动则是现在的命题。无疑,阿细跳月民族节是弥勒用心探索的反映之一。

布局全域旅游

阿细跳月民族节开始了,阿细人聚居的西三片区的热闹自不必说,弥勒市内各景区人气也很旺。来自昆明的杨先生一家来到早闻其名的云南红酒庄参观,来自河南的鲁红亚带着自己的武术杂技班每天在锦屏后海忙碌表演,玉溪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杨在应邀采风后深深感叹弥勒景区建设的“国际范儿”。

景区推广与节庆活动相辅相成。对于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弥勒来说,继续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实现“城市建成景区、项目建成景点、景点建成精品”的目标是弥勒旅游发展的题中之意。

2010年以来,弥勒先后引进10多家战略投资伙伴,开工建设的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超过200亿元,形成一批旅游精品线路。

深度开发锦屏山风景区,投资4.5亿元建成锦屏后海汉文化主体公园,上演“汉唐风韵 锦绣翠屏”新篇章,努力打造成国际一流的佛教道场和旅游胜地,为弥勒休闲度假旅游注入“灵气”。

擦亮湖泉生态园城市“名片”,成功创建湖泉生态4A级景区,通过周边城中村改造、城南片区开发、星级酒店、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拓展弥勒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打造集温泉、酒庄为一体的康体休闲区。

有投资9400万元建成连接湖泉生态园与云南红酒庄、长约8.3公里的葡萄观光大道,有“锦屏山敬佛—生态园泡温泉—水世界戏水—东风韵观花—红酒庄品酒”的精品旅游线。

有了玩场,不论春节、五一、十一、阿细跳月节亦或平常,弥勒都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今年1至5月,弥勒接待国内外游客302.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56亿元,同比增长52%、60.18%。

合力打造精品

锦屏后海的休闲区内,十几栋木屋充当着杂货铺、小吃店、旅游纪念品店的角色。

“它们都由周边村子的农民负责经营,我们公司对他们进行统一管理。”弥勒市祺乐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娅介绍。

随着弥勒旅游的发展,围绕消费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弥勒的旅游服务体系逐渐建立。截至2016年底,弥勒市旅游酒店的数量发展至251家,比2011年增长41.01%;旅行社16家,增长100%;旅游景区景点9个,从业人员4万余人;文化餐饮零售从业人员近4万人。

而就在上个月,弥勒市总工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弥勒市餐饮美食行业职工技能大赛”擂响战鼓,41桌宴席、92道菜品、65种小吃、28家餐饮企业、55位厨师论剑餐桌,角逐特色宴席、特色菜品、特色小吃、金牌厨师、特色餐饮名店的封号。

“比赛除了对菜品的色香味进行评判,还要求做到‘一菜一传说,一席一故事,一席一首歌’。我们希望通过比赛,提升美食行业职工的技能水平,让他们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建设以及文化内涵的挖掘,进而提高弥勒餐饮服务行业水平。”弥勒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张家文说。

张永琼,弥勒东门袁氏素食的传承人。以她的老祖卖素米线、素卷粉为始,小店经她的奶奶、她的母亲到她,在传承手艺扩大经营的同时,又每代创新,推出红薯粑粑、小卷粉、素大肠等广受好评的产品。从自身的体会出发,张永琼踊跃参赛了:“要跟上餐饮、旅游行业发展的形势。自己埋头琢磨的同时,多利用这样的平台,多交流,把传统打造出品牌,也是为了我21岁的女儿将来能更好地把店继承下去。”

全域旅游,正在弥勒成为全民参与的一件大事,也定会让来弥勒的旅游者有更加美好的体验。(记者 岳晓琼 文/图)

 

Tags: 弥勒 云南 风景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