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美丽中国 绿色云南——云南财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纪实

云南,犹如一块碧绿无瑕的翡翠,镶嵌在中国的西南边陲。这里湖泊清泉星罗棋布,江河溪水源远流长;这里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湖光山色使人流连忘返;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绿色生态屏障。

“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嘱托语重心长。也是在这次考察时,习总书记提出了把云南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承担起发展和保护双重责任,让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贯穿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最靓丽的名片,也是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潜力。”云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殖于每个财政人心中,我们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正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助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近年来,云南财政紧紧围绕总书记的嘱托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克服财力紧张的困难,加大财政生态建设投入,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湖水蓝了 生态好了 百姓乐了

飞机进入昆明上空,记者从窗口向下望去,滇池便映入了眼帘,蓝色的湖面,宛若一面天镜,映照在蓝天白云间,令人神往。

滇池清,昆明兴。处于昆明城市下游的滇池,承载着整个城市的发展,被誉为昆明的“母亲湖”。

清风袭来,碧波荡漾,走在滇池湖滨湿地公园里,微风拂过,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差不多就在十年前,这边湖面上到处都是厚厚的蓝藻、死鱼随处可见,连碰到水面的杨柳都死了,更何况水中的鱼虾呢?”滇池湖畔斗南湿地公园附近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如今,滇池之滨,美景连珠,湖光山色,游人如织。2016年滇池水质由劣V类提升为V类,为20年来最好水平。“2017年,在各级财政的支持和努力下,昆明市将启动7类滇池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0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将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昆明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难能可贵的是,滇池治理已从单一的治污向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并重转变。通过恢复与建设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和湖滨林带,形成水陆间有效缓冲区,与截污、治污系统共同构成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体系,逐步恢复湖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目前,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覆盖率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

滇池湖滨生态湿地作为滇池之“肾”,不仅使得滇池水质净化能力不断改善,引众多野生鸟类“安营扎寨”,湿地美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在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最美湿地”的评选中,昆明滇池在众多湿地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美湿地”。

“我们这些湿地公园都是免费向百姓开放的。每逢周末,很多居民都会带上家人来这里游玩,这对老百姓是一个很好的福利,也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昆明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自豪的告诉记者。

“2017年,省财政继续突出重点湖泊保护治理,拟筹措6亿元用于支持滇池治理、6亿元用于洱海保护治理、1亿元用于程海保护治理。”云南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二五”以来,云南省财政厅统筹各级财政资金98.78亿元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有力支持了良好湖泊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截污治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质富营养化改善等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从“浅绿”引向“深绿” 从试验迈向示范

“呵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和谐普洱”,“实行绿色消费 不要消费绿色”——当记者来到普洱市,一出机场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醒目的标语。

在记者下榻的宾馆里,有着这样一个醒目的小提示:亲爱的客人,为了减少环境的污染,本酒店已使用了对水质影响最低的洗涤用品。谨希望阁下亦能与我们一起保护大自然,让水源洁净。

走在普洱大大小小的街道上,扑面而来的是绿色和整洁。几十条街道的绿化都以本地木本植物为主——振兴路,香樟树绿意盎然;茶城大道,榕树身姿婆娑;人民路,密波罗果实累累;茶苑路,灯台树郁郁葱葱......多样的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林荫大道。同时普洱还将十多种茶树融入城市绿化中,处处流淌着茶乡的风韵。不得不说,绿色已经渗透到了这座小城的方方面面。

“云南省高度重视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给予了27条支持政策。其中,财政部门牵头或参与的共12条。”普洱市财政局副局长黄永明告诉记者。其中包括省财政每年给予试验示范区5000万元综合财力补助;对入驻试验示范区以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休闲度假和健康服务为主营业务的新办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给予适当优惠;省财政在测算和安排各类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时,在补助数额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试验示范区内征收的水资源费省级分成部分给予普洱市倾斜支持;争取试验示范区茶叶、咖啡、石斛、辣木、蚕桑等高原特色农产品纳入政策性保险试点,享受政策性保费补助,等等。

2013年,云南普洱市获批成为我国首个“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几年来,普洱以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把握“要绿色生态惠民的GDP,不要带血带毒带霾的GDP”的价值取向,坚决杜绝拼资源、拼环境、拼消耗等“竭泽而渔”的增长方式,重点实施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社会绿色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城市(县、镇)创建八大试验示范工程,初步探索走出一条经济稳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具有时代特征、彰显普洱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据黄永明介绍,为加快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普洱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市级领导小组,设立常设办公室,将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建设所需资金逐年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了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制定了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和考评办法,建立了主要产业和产品绿色化评价标准。

同时,普洱创新筹融资方式,保障资金需求,成功发行全国首支总规模5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组建绿色经济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余额达5.3亿元,撬动银行信贷,缓解绿色企业融资难题。大力推动绿色企业到“新三板”挂牌,云南高山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功挂牌上市。

截至目前,普洱已经争取到15个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168个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92个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到了1.5亿元省级财政绿色发展综合补助、111.8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等资金支持。“十三五”期间,试验示范区将实施总投资3639.8亿元的707个项目。

“今后普洱将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力争2020年全面建成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全国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探索路径、做出示范。”黄永明信心满满地说。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

在保山市北庙水库上游边的左所村,远望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近看是万亩桑园、翠绿欲滴,置身其中让人心醉。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就是这么一幅画了,农民种桑养蚕,有了收入,乡愁也就守住了,看山也是美的,看水也是美的。”保山市农发办主任杨业权指着眼前的万亩桑园自豪的对记者说。

“我们村原来是一个基础设施薄弱、资源贫乏的空壳村,发展蚕桑产业以来,效果非常明显。你看旁边村里的土瓦房几乎全变成两层小洋楼了。原来这个季节很少有青壮年在家,现在不少年青人也都回来种桑养蚕了。”左所村村支书指着远处村民的住宅说。

近几年来,保山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加大力度投入蚕桑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蚕桑基地建设单位”——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1个,共计投入财政资金2792万元。扶持云南省第一家从事蚕桑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及果桑产品深加工、销售的企业—云南林玉航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财政补助资金共计182万元。通过不断的努力,蚕桑产业已成为隆阳区的主导产业之一,现已建成蚕桑基地15万亩,带动17500户55000余人参与种桑养蚕,中等桑园亩产达到3500元,高产桑园亩产超5000元。隆阳区被商务部列入“国家级蚕桑基地县”,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发展、财税增长、生态治理的良好发展格局。

目前,农业开发部门正在着力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实现变废为宝,提高种桑资源利用价值,公司研发的桑叶茶、桑葚饮品、桑葚含片、桑果酵素、桑葚果酱等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已经崭露头角。”杨业权说。今后将抓实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蚕桑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进一步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观光农业,使蚕桑产业向集种植、加工、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

位于腾冲市的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加工车间狭小、加工能力不足;优质茶原料紧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在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后,保山市和腾冲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多次到公司进行指导,近年来,对公司实施的7个产业化建设项目给予财政资金支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206万元;引导公司完成自筹资金投资10407万元。

在农发项目和资金的连续扶持下,公司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高黎贡山”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企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国茶叶行业百强。2016年年产值达1.9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092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500余人,带动茶农5万多户,受益人口18万余人。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当地龙头企业的扶持,争取把一些能造福当地农民的企业推出去,打造成全国范围的龙头企业”腾冲市财政局副局长黄永显告诉记者。

绿水青山要想变成金山银山,就需要有相关产业的支撑和转化。对云南来说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无疑是一个着力点。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大力支持茶、咖啡、蚕桑等特色农业,由传统单一的种植向集种植、加工、生态、旅游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生态效益已经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老百姓世代守护的绿水青山正在变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建美丽乡村 过美丽生活 促美丽经济

那柯里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是一个彝族、哈尼族、傣族、白族、汉族等多民族杂居的村落。该村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具有深厚的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和马帮文化。

记者走进那柯里村,放眼望去,溪流潺潺,极具民族特色的农家小院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石板路和雨花石路连接四方。

“那柯里的变化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村支书感慨地说。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的支持下,村里不仅建起了蓄水池和垃圾池,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广场、篮球场、活动室等一应俱全,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那柯里村从一个落后山村蜕变成美丽乡村,村道平坦了,房子漂亮了,村庄绿了,路灯亮了,村容整洁了,那柯里村换发出勃勃生机。

现如今,那柯里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民族团结示范村”“云南30佳最具魅力乡村”等称号,已成为当地依托旅游业脱贫致富的典范。凭借乡村旅游的发展,2016年那柯里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863元,相比2013年翻了近一番。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省份,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13年,云南省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在全省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了聚集发展、古村保护、民族文化、旅游带动等类型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4年来,全省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101.5亿元,引导社会投入和群众筹工筹劳折资20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1361个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打造了升级版新农村,助推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前,全省已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影响力的美丽乡村发展典范,如:以乡村旅游发展为主的“弥勒可邑模式”、乡村原貌保护为主的“剑川沙溪模式”、以乡村群落保护为主的“建水西庄模式”、以发动乡村社会保护为主的“腾冲和顺模式”等。

云南省在推进美丽乡村过程中,在坚持绿色经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注重突出产业支撑,培育自我发展动力,引导各地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鼓励各地积极发展集体村集体经济,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挖掘传统手工业,培育商贸物流、餐饮娱乐、托儿养老等服务业,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撑和动力。

蓝天、白云、高原、草甸、山川、森林、河流、湖泊……这些美丽的意境造就了令人神往的七彩云南。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是让七彩云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云南财政系统正上下齐心、和全省一道,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云南应有的贡献。(记者 刘彬 通讯员 杨俊坤)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