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沧源佤族的四季农耕文化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籍记载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蕴涵在春播、夏管、秋收、冬藏中的智慧和历史——

沧源佤族的四季农耕文化

公播村点旱谷 吴军 摄

公播村栽秧 吴军 摄

公播村祭莫伟神 吴军 摄

翁丁村开镰割谷祭祀 吴金昌 摄

□ 段波 陈开心

佤族自称“佤”“巴饶克”“布饶克”“阿佤”等,他称有“拉”“本人”“阿佤”“佧佤”等,史籍记载称“哈喇”“哈瓦”“卡瓦”等,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以沧源佤族农耕文化为代表,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及相关祭祀活动,蕴涵着佤族先民的智慧和历史,反映了佤族的社会发展历程,是一部活的民族史、社会史、文化史,有丰富深厚的研究价值和传承开发价值。

起源

关于佤族农耕文化的起源,可以从该民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中的两个故事,观察狩猎向农耕的演进历程。

传说一:远古时候,一位祖先上山打猎,发现了一大群野牛,他在寻迹追踪这些野牛的过程中发现,从野牛粪中长出的一穗稻谷是他从未见过的,他把谷穗摘下带回来播种到地里后,长出了饱满的谷粒,取名为“神牛谷”。后来,这个小红米谷种成为当地民众最为喜爱的粮种。

传说二:有一天,一条狗衔着一穗旱谷来到佤寨,一位老人收养了这条狗。当初,老人没有在意那穗旱谷,把它随意扔在地里。几个月后,谷穗发芽,越长越壮,到秋天结出饱满的谷粒。老人把谷粒收藏起来,第二年春天又播撒在地上,年复一年,旱谷就越来越多。

这些古老的传说,蕴含着佤族农耕起源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值得深入研究。

明清以来,佤族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生产方式已从原始的采集、狩猎过渡到农耕,然而与其他较先进的民族相比,社会发展仍较缓慢。他们“居山岭”,种杂粮,狩猎仍占重要地位。据《百夷传》等史籍记载,明代佤族的耕作方法,“不用牛耕,惟妇人用镢锄之”。旧时代的沧源地区,地处阿佤山腹地,较多地保留着本民族的社会发展特征,农业以种旱谷为主,耕作方法处于从“刀耕火种”向“挖犁撒种”演变的阶段,农耕习俗具有代表性。受自然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佤族的生产生活中,祭祀活动无所不在。

沧源佤族农耕文化,以糯良乡贺岭村公播小组最具代表性。佤语,“公”是山,“播”是异兽,意为珍禽异兽聚集的大山。从地名可以推断,从前以狩猎、采集为生的佤族先民定居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的珍禽异兽种类和数量繁多,足可赖以生存。

春播

春天布谷鸟一叫,种旱谷的季节就到了。在播种前,寨子里的摩巴(祭师)要选择一个吉日,组织寨中的男人(人数为单数)举行祭祀活动。

祭祖。在供案上摆好用白布包好的一包茶叶、一碗米(米上放盐巴)、一小竹筒谷子、一元钱、一杯水、一撮烟叶。摩巴面对供案念诵:“莫伟神……祖先祖母的神,阿爷阿奶的神,蹲在屋架上的神,骑在大梁上的神,煮好香甜的米饭,用洁白的布包好茶叶,带来你们用的谷种,采来你们用的瓜果,用葫芦带来山泉水,把篾桌摆好,凳子摆起,我们用大红公鸡祭,煮好的饭请你们吃得开心,吃得愉快……我们已经敬拜供奉,播下的谷种,撒下的小红米,撒在树上蓬大,种在石头上生根发芽,杈杈结满果,蓬蓬绿油油,谷蓬大,谷穗长……”

念毕,众人杀一头种猪,取出猪肝、猪胆和猪脾看卦。在旧时代,这次祭祀很重要,如果卦象不好,就要另择吉日杀黄牛祭祀;如果再不好,就要杀水牛祭祀……。

祭祀完毕,大家吃喝唱跳,取悦祖先亡魂。

刀耕火种。佤族是山地民族,过去耕作方式主要是“刀耕火种”。“刀耕”是指用刀砍倒轮歇地或游耕地的树木;“火种”则是把砍后晒干的树木烧为灰烬作肥料以播种生产。主要播种工具是竹制的“耕莫龙”,是类似铲子的一种佤族传统农业工具。祭祖之后第二天,人们会在天亮之前带上剁铲、树杈之类的播种工具,来到烧好的山地上播撒种子,收工时在地边念诵吉利话语,祈求种子不霉不烂颗颗发芽,然后结伴回家。

“莫玛”。每年播种季节,全村男女老少集体上山“莫玛”(点旱谷),人们从山脚开始,逐渐向山顶播种,男子手持“耕莫龙”,女子身背装有谷种的挎包点种。为减轻疲劳,男女青年在“耕莫龙”有节奏的咚隆咚隆声中,劳动有了韵律。当代文艺工作者把佤族耕种的场面编成舞蹈,成为传统的佤族精品歌舞节目。当今,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建设的进步,佤山的大量土地退耕还林,“刀耕火种”的传统生产方式正逐渐消亡,只在歌舞中展示和传承。

祭祀山神。种子发芽出土后,就要祭祀山神。祭祀时,供案上的供物与祭祖时一样,不同的是茶叶要用芭蕉叶来包,杀猪要杀小母猪。摩巴的祭辞大意是:“啊!是布谷鸟叫的时候了,是该播种的时节了,是该撒小红米播旱谷的时候了,是该育秧做田的时候了。让禽鸟蒙住眼睛,让松鼠闭上嘴,让撒在土里的谷种能生根,种在石头上的会结果……下雨会生根,打雷会发芽,种谷会熟,种花会开……让它们争着长,让它们抢着大。”

祭祀完毕,人们就吃喝唱跳,取悦山神。除了全寨共同祭祀外,各家各户也会择定吉日祭祖、祭山神。

夏管

谷苗拔节后,要松土、薅草,每个劳作的环节,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其中以“叫苗魂”最为独特。

叫苗魂。叫苗魂之前,先让童男童女到地里采集各种庄稼(旱谷 、瓜豆、高粱等)的茎和叶。童男童女采集回家时,众人要在大门前迎接,一直迎到火塘旁的供桌前,恭恭敬敬的摆放在供桌上。然后拿三个鸡蛋(分别代表人魂、苗魂、禽畜魂)摆在供桌上,再杀一只红公鸡煮熟后,摩巴取鸡头、鸡腿、鸡翅看过“鸡卦”,就开始祷告:“来,来,谷叶的魂,无论你在哪座山,无论你在哪条河,我们请你回来,不让你留在大山深处,不让你留在河岸边,不让你留在天边地角。来吧,谷魂谷神,我们用大红公鸡,煮好香甜的米饭,请你吃,让你力强,让你体壮,吃不完,尝不尽,回来,回来,谷叶的魂。”

旧时,佤族的旱谷都种在深山老林里,从栽种到收获,都要有人守护,驱赶鸟雀野兽。守护的过程也有许多程式和祭祀活动。

秋收

在收割前两三个月,要修补粮仓,没有粮仓的人家要择地新建粮仓。

修建粮仓。为了防火,粮仓地点都选择在离住房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地方。粮仓的位置,既要便于取粮,又要通风干燥有光照,这样,贮藏的粮食才不会霉烂。无论新建还是维修粮仓,都要选择一个属鼠的日子来开工。粮仓修建好后,在旱谷进仓前,先要煮一锅糯米饭和一个鸡蛋,将米饭和鸡蛋分成四份,供在粮仓的四角,摩巴则站在粮仓中央念诵:“先祖的粮仓,寨主的粮仓,爷爷奶奶的粮仓,爸爸妈妈的粮仓,我们到了收割的季节,收粮的时候,运来了收割的粮食,请你为我们保管,来,来,粮仓的魂。”

只有祭祀过的粮仓,才能装进粮食。

拉木桥尝新米。在旱谷已经基本成熟但还不能大面积收割的时候,寨主就会邀请寨里的老人商定一个尝新米的日子。日子一经确定,寨主就会安排人到已经成熟的旱谷地里割一些谷穗回来晒干或者用锅焙干备用。尝新米的这一天,全寨子的人兵分几路,大多数男人派去修路搭桥,以保证收割粮食时运输道路通畅,这一行为延续至今形成了传统活动“拉木桥”。拉木桥是佤族新米节前的一项重要活动,全村人举行祭祀仪式,去森林里砍来大树,新建一座木桥。

新米节。佤语称“卧哦考”。每年农历八月十四开始,这天各村寨男女老幼身着节日新装,带上品种多样的充足食物,如新米饭、糯米粑粑、鸡肉烂饭、竹虫、马头鱼、黄果等,分成若干份用红线拴上包好,供自己及客人食用。从前,新米节是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佳肴,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煮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摩巴念祭词,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摩巴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笑聚饮,同享丰收的喜悦。

后来,新米节发展成为集体的节日,它是佤族人民最喜爱的节日。夜幕降临,族人们聚在一起,围着熊熊的篝火,踏着木鼓的强劲鼓点,和着歌声调子,唱歌起舞,畅饮狂欢,通宵达旦。若有远客,主人便请客人共度良宵,把最上等的水酒和最上等的鸡肉烂饭端上来让客人品尝。

新米节的第二天,全寨青年出动修路搭桥,整治驮运新谷进寨的道路。妇女们则修补谷仓、屯箩、篾笆,打扫楼内外的尘土,清洗物件;小孩子则似泥鳅一般在河里戏水游玩。

新米节最后一天,全寨人聚集村寨广场举行传统的剽牛祭祀、迎新谷、吃新米、斗牛、摔跤、拉木鼓等活动。傍晚,燃起篝火,敲响木鼓,鸣放礼炮,吹起芦笙竹笛,弹响三弦,跳起传统木鼓舞、甩发舞,举行打歌狂欢活动,年轻人则在节日里寻找知音、谈情说爱。人们通宵达旦歌舞狂欢,品尝佳肴,豪饮美酒,庆贺丰收。

收割。三天节日过后,人们便开始紧张的秋收。旱谷成熟时,寨主就要择定收割的日子。一般情况下选择属猪的日子或者属狗的日子开镰。开镰的日子一经确定,哪怕这一天实在太忙,也要到旱谷地里割下几把旱谷,表示已经开镰。

冬藏

谷子割下来,晾晒、打谷、运谷,都有一整套祭祀仪式。粮食入仓之后,第一次取粮是要选择吉日的,一般情况下选择属猪或属狗的日子取粮。如果取粮的日子不到,而又无粮下锅时,宁可向别人家借,也不开仓取粮。

第一次从粮仓取出粮食煮出来的饭,要先喂狗,然后给老人和孩子吃,最后才大家一起吃。这充分说明佤族懂得感恩和回馈,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整个冬季是农闲季节,寨子里的嫁娶之事大多安排在这个季节举行。刀耕火种的时代,人们要在冬季里各自到山上去选地,选好地后,就将成片的树木砍倒,过一段时间后再去烧山,把那些放倒的树烧掉,准备来年春播。

保护和传承

农耕文化是乡村的魂与根。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富裕,离不开农耕文化的哺育和滋养。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空间逐渐萎缩,部分农耕文化遗产和呈现形式快速消亡,传统村落整体风貌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失去农耕文化,美丽乡村就没有底蕴、没有特色。必须加强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和阐发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农耕文化在育民、乐民、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建设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美丽乡村的同时,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临沧市文化局)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