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云南马关万人“脱贫铁军”掠影

地处滇东南的文山州,是云岭大地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边陲重镇马关县,县、乡、村、组四级近万名干部,为了全县68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一根筋倔到底”,奔走在决战贫困的路上。

新华网昆明9月18日电(许万虎、李美昌、陶永顺)地处滇东南的文山州,是云岭大地上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边陲重镇马关县,县、乡、村、组四级近万名干部,为了全县680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出列,“一根筋倔到底”,奔走在决战贫困的路上。

铁军行进在脱贫路上

行走在马关县村村寨寨、田间地头,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烈日暴雨,随处可见驻村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

在夹寒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李再明左手抬着输液瓶,右手忙着录入信息表格。同事拍的这张照片差点让他成了当地的“网红”。他却说:“输液又不是动手术,不能因为我拖了全镇的进度。你看兰仙她挺着大肚子都没请过假。”

李再明口中的兰仙是夹寒箐镇么龙村村党总支书记,怀孕37周,每天晚上加班到两三点是常事。“我身体状况没有异常,等有了预产迹象再请假。”面对村民们的关心,她总能找到“理由”。

仁和镇小格木村委会新寨村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队长周洪林,是仁和镇民政办工作人员。他老家在曲靖,今年7月初,妻子分娩“坐月子”,他没有向组织请假,而是叫来了表妹照顾妻子,自己却和队员们一头扎进各家各户,实地走访群众,采集农户信息。

县直机关工委副书记潘廷春,由于单位人少事多,业务量大,主动报名参加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她的小女儿刚出生六个月,还在哺乳期,她就背着女儿驻进八寨芦差塘村。一个多月来,她白天顶着烈日,晚上打着手电筒,背着孩子进村入户,孩子饿了,就在路边喂,困了就在背上睡。

党徽在山间闪亮

一名党员一面旗,一枚党徽一份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马关县广大党员冲锋在前,身访群众,拨穷根,找富路……让党徽在寂静的山野间熠熠生辉。

小坝子镇田湾村委会半坡村小组长侯玉林,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党员。2011年,半坡村全面实施危房改造,由于贫困面较大,工程进度缓慢,侯玉林深入各家各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农户想办法出主意。

他还以自己的名义和家庭财产作为抵押,帮助3户困难群众贷款13万元建房。有困难群众家不能按时还贷款利息,侯玉林宁可自己借钱也要帮群众先还上。目前,全村46户群众全部入住新房。

木厂镇湖广寨村委会银水坡村村小组长熊启高,今年准备在自家老屋基上建新房,但赶上村里进入建设高潮,于是他两头跑,动员村民建新房、指导贫困户危房改造,没有一天落下。

银水坡贫困程度深。熊启高从2010年开始养羊,是村里的养羊大户。许多村民看他养羊富起来了,也想养,他二话不说就免费提供小羊给村民养,羊养大了,他负责卖,卖羊的钱扣除小羊的成本,其余部分息数返还村民。大家都说他吃亏了,他却笑笑说,我是党员,有义务带着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青春在扶贫一线绽放

南捞乡畜牧站的杨杰,是一名90后的外地人,2014年来到南捞工作,2016年驻村挂钩南捞村委会布苏一组。驻村以来,他认真走访每一户农户,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平时如果事情多,几乎每天都待在村子里。

有时候下乡车子安排不过来,他便向同事借摩托车,遇到下雨天,他就把车子停在路边自己走路。两年来,他已经和村里群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现在我到村里,狗看见了都会摇尾相迎”。

90后的王坚是县妇联公益岗位工作人员,由于单位人少,她被抽调参与工作队驻村开展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城里长大的王坚,拿着极少的工资,干着超强度的工作,却从没叫过苦叫过累。

单位领导心疼他们,提出轮换一批工作队员下去,可她说,“其他同志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表册录入全靠电脑,电脑我比他们熟。”

县文联的朱玲也是一名90后,她自七月份开始参与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如今,她既是工作队一员,也是一位准新娘。准备结婚的她,连订婚都没有向领导请假,依然坚守在一线。她总说自己还年轻,可以多吃苦多学习。

马关县脱贫攻坚路上,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正如朱玲所说,“家乡百年的脱贫梦正在实现,斗贫战场上,怎能少了我。”(完)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