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路畅业兴:云南交通扶贫成绩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交通运输系统精准发力,加快贫困地区旅游路、产业路、生态路、资源路建设,合力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交通运输系统精准发力,加快贫困地区旅游路、产业路、生态路、资源路建设,合力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

经报记者 曲 威

“岭峦涌作千顷海,峰簇栽成万仞葱。”地形、地质复杂,曾一度制约云南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在云南交通人的扶贫“词典”中,“滇西片区”“乌蒙山区”等扶贫脱贫攻坚主战场,一直是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交通运输系统精准发力,加快贫困地区旅游路、产业路、生态路、资源路建设,合力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

“选择回家乡创业,跟这条路的修通有很大关系。”日前,在交通部组织的“小康路·交通情”重大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昭通市盐津县牛寨乡敦厚村时,大学生村官邱杰指着脚下的硬化路说,之前从敦厚村到盐津县城直线7公里的路程,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如今路通了,乘车只要10分钟左右,这对他回家乡创业提供了极大的动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今,在云南贫困地区,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精彩脱贫故事。在彩云之南,一个个小康梦、脱贫梦正逐步实现。

路绕产业建,产业因路兴

走进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牛寨乡敦厚村,进村硬化路两侧青瓦白墙的房屋与种植大棚鳞次栉比,在群峰环绕间,秋光皆馥。

2012年大学毕业的邱杰,是土生土长的敦厚村人。如今,他不仅是一名大学生村官,还是盐津领航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总经理。

“回来不仅能够照顾亲人,还希望能够帮助村民一起致富。”村里交通条件的改善,让在外工作两年的邱杰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创业。

邱杰介绍,盐津领航大学生科技创业园是2016年11月组建成立的创业孵化平台,以大学生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着力打造集“有机蔬菜产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观光体验园”为一体的扶贫产业示范园区。

路绕产业建,产业因路兴。在敦厚村玫瑰庄园,负责人谢良金介绍,通过土地流转,玫瑰庄园占地1508亩,2016年产值达200万元。随着交通的完善,下一步玫瑰庄园将建成集种植体验、产品加工、休闲娱乐、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庄园。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牛寨乡乡长吕秋奎介绍,去年以来,敦厚乡村旅游节、玫瑰文化旅游节相继举办,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有力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在交通的有力助推下,敦厚村已逐渐成为盐津县城的“后花园”。因为交通便捷,敦厚村李园农家乐游客不断,一年的利润能够达到30万—40万元。

敦厚村因交通发生的巨变,只是昭通市交通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推进“交通+旅游”“交通+产业”,昭通不断畅通了沿线贫困群众的致富渠道,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令人欣喜的是,全长55.3公里的大山包一级公路,预计9月底建成通车。这是一条昭通境内东西走向连接云、贵、川3省的重要通道,也是昭通5个贫困县区整体脱贫出列的经济大动脉。

扎实推进“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

交通一通,一通百通。实际上,为确保交通扶贫目标实现,云南省将交通先行提升到最关键的战略支撑高度。当前,云南正全力推进综合交通五年大会战和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攻坚战。

来自省交通运输厅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云南公路总里程达23.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134公里、高等级公路1.7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20万公里,乡镇通沥青路率达100%、通班车率100%。截至今年8月底,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96%。目前,云南16个州市有13个已通高速公路,129个县(市、区)有72个已通高速公路,占55.8%。

喜人数字的背后,是点滴付出的积累。在滇西片区,云南编制“直过民族”地区、沿边地区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规划,已开工1999公里;在乌蒙山区,累计投入部省补助超250亿元,打通了高速公路南北大通道;在石漠化片区,围绕《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突出抓好大动脉建设;在迪庆藏区,以高速公路、国省道改造、县乡道改造及农村公路建设为主要支持方向,两年来累计补助资金44.6亿元。

与此同时,针对不同致贫原因,云南省交通运输厅针对性制定政策、任务,扎实推进《云南省“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云南省“十三五”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规划》。设立交通产业基金,按每公里2000万元补助标准,支持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在落实省级每年10.3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国农业发展银行PSL贷款,为交通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作为凤塔村挂钩扶贫单位,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写了《兰坪县2016—2017年农村公路建设方案》,补助700万元完成凤塔村通村硬化路建设,助推凤塔村红米在网络热销,使建档立卡的21户贫困家庭获得直接收益。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