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神秘的民族/栖居于阿啦玛/他们狩猎 捕鱼 耕耘/把先祖的嘱咐延续/阿啦玛的窝尼人/在求索与耕耘中/营造了故乡阿啦玛的繁荣/窝尼女人的歌舞/映衬了这块热土/弦子手的琴调/奏出了窝尼人美好的生活……”
这是玉溪市新平县文联秘书长任永坤为哈尼族窝尼人写的诗,描绘着窝尼人的生产生活,吸引着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祭龙是全寨子的欢乐集会
窝尼人主要散居在滇中,分布在新平、峨山两地的五个寨子里,人口不足千人。新平的窝尼人从哪里搬来,没有文字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近日,我们来到窝尼人居住的新平县桂山街道亚尼社区勒达居民小组。那天,正好是他们祭龙的日子。
在勒达村,祭龙仪式一般在上午举行。64岁的苏会英背着背箩,正要赶去帮忙。她是彝族,40多年前嫁进了这个哈尼族村寨。她说,祭龙是在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的日子。村子里的36户人家分成三个组,轮流当龙头,操持着各种仪式。各家各户凑钱买菜做饭,吃完饭,就是全村人狂欢之时。
“我们村以前祭龙不准女的到祭祀地点,不要女的去做饭,也不能到龙树旁吃饭。现在男女平等了,祭龙更像全村人的聚会,女人、小孩都可以去。”苏会英说,祭龙就是大家在一起“大娱乐”的时候。大家会放下农活,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唱歌跳舞。
59岁的苏云参加过多次祭龙活动:“以前,祭龙是祈求风调雨顺,不单单是祭龙树,还有祭山神、祭水。在我们村,祭龙很有讲究:祭龙树要杀猪杀鸡,如果是杀母猪还要陪杀一只公鸡,杀公猪则陪杀一只母鸡;祭山神杀一对公鸡、一对母鸡;祭水要杀一只公鸡,一只母鸡,还要一只鸭子。在我们村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当年生孩子的家庭,生儿子的要带着公鸡和酒,生女儿则带着豆腐和酒来献祭。”
勒达村的村民很好客,热情地邀我们一起吃饭,给我们讲许多关于窝尼人的有趣故事。
正悄然改变的婚嫁习俗
苏云说,窝尼人与彝、汉杂居,生活习惯、风俗等也在慢慢地发生着改变,他感触最深的就是窝尼人的婚俗。
窝尼人能歌善舞,年轻人找对象往往是从对山歌开始的。如果在对山歌的时候看上了谁,就约对方在某一天去唱山歌,还约着小伴一起去唱。如果双方都有感觉,那就可以私订终身了。这个风俗一直持续到1967年左右。
如果两人情投意合,便可以商量着结婚。关于结婚,窝尼人有着别样的风俗。苏云说,80年前,在他母亲那个年代,结婚头三天新娘不住在家里,也不和新郎住在一起,而是由小伴们陪着住在村边舂米的公房里,三天后新娘便回娘家,三年后再与丈夫一起生活。30年前,苏云结婚的时候,风俗已经有所改变,新娘不再住在公房里,而是在新郎家里住三天便回娘家呆三年。苏云与妻子是一个村的,在妻子回娘家的日子里两人偶尔也见得着,在农忙时妻子也会过来帮忙,但忙完就回去,不在苏云家过夜。
现在的窝尼人已经没有了这一风俗,与彝族和汉族的融合改变着他们的生活习惯,跟着现代的节拍快节奏地生活。
备受关注的窝尼语言
“窝尼族的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没有文字,没有史料记载。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高华年就来过亚尼,对窝尼语言文化进行过研究。”玉溪师范学院哈尼族文化研究专家白碧波说。
白碧波从1985年起致力于研究哈尼族的语言文化,并有着相当的了解。他说,窝尼文化与其他地方的哈尼族文化一脉相承,有很多共性。新平的窝尼人长期与彝族、汉族相融合,语言、服饰等都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共性。
白碧波说,哈尼族语言分为豪白方言、碧卡方言和哈羊方言三种,在豪白方言里又有豪尼和白宏两个次方言,亚尼窝尼人的语言属于豪尼次方言。这种方言的语序与汉语不同,在汉语里是谓语加宾语的语序,而窝尼语言则是宾语在前,比如开会,窝尼语则是会开。
其实,窝尼人的语言不仅吸引着本地的语言专家,还吸引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授欠端实,他多次来到新平,对窝尼人的语言进行研究,民间艺人马会仙就是他每次来必找的人。“每次他来都来找我,我先唱,再翻译给他们听,他们忙着记,忙着录像。看得出来,他们对窝尼歌舞很感兴趣。”马会仙说。
民族服饰别具一格
除了语言之外,窝尼人的服饰和歌舞也别具特色。任永坤是哈尼族,在窝尼寨子里长大,工作后又对窝尼文化进行过大量研究,对窝尼文化相当熟悉:“窝尼人有一定的自然崇拜,他们衣服上的花饰有江河、树木、花草、飞鸟等自然的痕迹,其色彩搭配大胆而具有创意,以蓝、青、黑、红为底色缀上黄、青、白等色彩,营造出一种很自然的意境,像把大自然穿在身上一样。”
任永坤说,窝尼人喜欢狩猎,而且好客、团结。他说,以前每年窝尼人都会去狩猎,到狩猎的日子,全村人能走动的都去,捕到猎物后便支起大锅煮熟。生产队长站在土掌房上喊:“绕莫、绕挪咄,茨饶塞、娃提塞咂啦!”意思就是:全寨子的乡亲们,全都来吃麂子肉、野猪肉啦。于是,全寨子的人都聚到房顶上,围成数十桌,一起品尝美味佳肴。“也许正是这种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造就了窝尼文化中自然的一面。”
任永坤说:“窝尼人的歌舞也别具特色,是边唱边跳,还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古歌谣。因为是口口相传,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十余个调子了。”
用“抹黑”表达祝福
我们正在吃饭,见一些十来岁的小孩子把手放到炭灰上一摸,再往大人脸上一抹后跑开。大人的脸上漆黑一片,却也不生气,乐呵呵地照旧吃饭。“‘抹黑’是我们窝尼人的一个习俗,是一种祝福,被抹得越黑就表示得到的祝福越多,越应该开心。”苏云解释着。
苏云说,最初的“抹黑”是年轻男女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没有结婚的姑娘如果看上了某个小伙子,便在对方脸上抹黑做记号,如果双方有意便约着对山歌、交往。后来,“抹黑”慢慢演变为一种祝福的方式,再不也分年龄。
这个习俗在勒达村持续了下来,没有特定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它来表达对别人的祝愿。从去年起,为了传承窝尼文化,让这一文化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勒达村首次正式过“抹黑节”。过节那天,对所有人都可以抹黑,不分年龄的大小与职位的高低。
“在与彝、汉等民族的交融中,窝尼特有的文化在慢慢减弱,一些风俗也在慢慢失去原有的含义。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把窝尼人的文化传承下去。现在,桂山街道比较重视,举办研讨会及各种采风活动,挖掘和整理。我想,窝尼文化一定会传承下去的。”对于窝尼文化的未来,苏云信心满满。(玉溪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