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红艳艳

11月13日,中央及云南省级媒体采访团走进云南省丽江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丽江市自2012年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以来,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民生福祉得到改善、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丽江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时至今日,玉龙雪山脚下的云南丽江,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红艳艳。

11月13日,中央及云南省级媒体采访团走进云南省丽江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丽江市自2012年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以来,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民生福祉得到改善、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丽江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时至今日,玉龙雪山脚下的云南丽江,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红艳艳。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总人口128万。全市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7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60.7%。丽江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汇的特殊地区,推动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通过五年的努力,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点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3259元提高到2016的7258元,实现了倍增。”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静全在媒体见面会上介绍,同时,示范区创建的第二轮(2016年至2018年),计划实施示范创建工程52个。

五年来,丽江市在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形成了“一率先”“三结合”“五联创”的工作经验。2012年,在云南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把丽江建设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5年,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出台了《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一流的实施意见》,为争创全省一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撑。

“三结合”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奠定基础

丽江市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在哪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阵地就推进到哪里,丽江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资金超过80%投入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杨静全说,结合“挂包帮转走访”脱贫攻坚工作,全市28775名干部职工和119937名基层各族群众结对子、“认亲家”,营造了各族群众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同时,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和谐寺观教堂”创建紧密结合。丽江市先后有3个宗教活动场和13个活动场所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和谐寺观教堂”命名。

丽江还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立足丽江承载文化、文化铸就丽江的实际,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结合,努力形成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五联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一流工程

丽江市紧紧抓住“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维护团结和谐稳定大局、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推进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支持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做好边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民生保障等六项创建重点,全力推进丽江民族团结进步创一流工程,形成了以村组为“因子”,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户推进“众创”,逐步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以村社为单元,围绕民族团结特色村寨建设推进“特创”,形成了古城区束河办事处仁里村、玉龙县白沙镇玉湖村、宁蒗县永宁普米新村等一批主题鲜明、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以全市15个民族乡为阵地,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推进“同创”,形成了民族团结和谐的宁蒗县永宁乡、生态宜居的永胜大安彝族纳西族乡。

以宁蒗县和玉龙县两个民族自治县为主战场,围绕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一流先行区、示范区推进“主创”,逐步形成了双轮驱动、两翼齐飞的创建模式。

以市级为龙头,从“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高度,牵头抓总、协调各方、沟通内外,推进“争创”的一体化、网格化、特色化,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一流活动全面开展。

杨静全表示,下一步,丽江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全面推进丽江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讲好丽江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唱好丽江民族团结进步之歌,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玉龙雪山脚下常开常盛,为争创全省一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而努力奋斗。(田春琼)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