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红河,我的家

红土高原孕育出一条红河,从大理白族自治州出发蜿蜒流过云南省中部,进入越南后奔向大海。她是发源于云南省境内唯一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1957年11月18日,在她的两岸,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诞生了。州以河为名,河与州神交,两者在60年的岁月中缠绵共行,造就了红河人的家园。

红土高原孕育出一条红河,从大理白族自治州出发蜿蜒流过云南省中部,进入越南后奔向大海。她是发源于云南省境内唯一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1957年11月18日,在她的两岸,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诞生了。州以河为名,河与州神交,两者在60年的岁月中缠绵共行,造就了红河人的家园。

红河水常年是红色的,却滋养出了多彩的大地。

生活在州里的人是多彩的。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拉祜族、布依族、布朗族和汉族等11个世居民族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绽放缤纷的民族之花。

山水为形,文化为魂。州的魂是多彩的。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历史文化名城临安古城,以及祖国西南第一条跨出国门的铁路——滇越铁路;在这里民族文化、儒家文化、边地文化的交融共生。哈尼“十月年”、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阿细跳月节等民族节庆丰富多彩,孔子文化节意味悠长。

多元的文化底蕴曾哺育出精彩的人——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近代大数学家熊庆来、抗日名将张冲……

独特的文化元素今打造出别样的风情——能歌善舞的红河人民将源于生活劳作、被称为“东方踢踏舞”的哈尼舞蹈跳跃在莱茵河畔,《哈尼古歌》走进了米兰世博会。

这里的物产更是彩色的。

建水紫陶、梯田红米、多色的蒙自过桥米线、银色的个旧锡工艺历经千秋百载,铅华尽洗。青色的泸西高原梨、红色的蒙自石榴、紫色的建水葡萄、红心的屏边猕猴桃、黄色的金平香蕉、各种颜色的河口热带水果,香飘四季,美名远扬。长街宴、汽锅鸡、烧豆腐等滇菜的美食代表更让人流连,回味无穷。

这份多彩细品后方得真形,第一眼看到这里的人,大概会以为她就是绿色的。

这里“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绿色的春在哪里?在屏边大围山、绿春黄连山、金平分水岭三个国家森林公园。密林中养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享有“滇南生物基因库”之美誉。春在哪里?在倾注心血的异龙湖岸边,在石漠化治理后的荒山上,在遍布13个县市的市民可以畅游的14个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里。生态建设让绿色成为共享资源。春在哪里?在广袤的城镇乡野里,49.5%的森林覆盖率让绿色渲染全州。

红河水奔流不息,红河州也风雨兼程。

革命,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片土地上召开,点燃了党在云南的革命火种。

工业,这片土地是云南现代工业的摇篮,个旧的锡至今享誉全球。

开放,这里诞生了云南的第一条铁路、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海关、第一家外国银行。

继往开来,这里沐浴前辈的遗泽前行。

60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实力整体跃升,全州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16个州市和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位居前列。

60年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子。

60年着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城乡群众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红河水浩浩荡荡入海流,红河州也随着奔向远方。

远方,是异国他乡,却也是开放合作的对象。

红河人乘着国家战略机遇的东风,谋求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突破。区位优势凸显,“三区联动”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全面深度交流,从官方到民间,交往的频率增加,交往领域更加宽广。

远方,有不确定的风浪,却也让人无限向往。

60年的节点上忆往昔,盼明朝,州斗志昂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四个更大贡献”布局,实施三大战略,红河州即将翻开新的篇章。

红河,我美丽的家园。

记者 岳晓琼

 

Tags: 红河 我的家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