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种上了胡椒,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图 李树芬
去年底,在绿春县骑马坝乡骑马坝村委会爬车村小组长家,年近30岁的白进荣在脱贫登记表上摁下了鲜红的手印,接着把门上“结对帮扶门牌卡”小心翼翼取下来。“自从种上胡椒,这顶穷帽子一定能永远摘下来。”白进荣对未来信心满满。
两年前,启动脱贫攻坚工作时,白进荣心里根本没底,上有高龄老母,下有待嫁的小妹,为改善生活,他曾到北京打工,但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还是不能彻底改变拮据的日子。
其实,当时乡干部心里也没底。到2016年初,全乡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4户4207人,贫困发生率为29%。加之,全乡处于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有58.5%的国土面积不能搞开发。
“人都没饭吃,青山绿水有何用?”不少村民抱怨,保护区成了阻碍发展的“紧箍咒”。
“那就想办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乡长白福现说得坚决。
“生金长银”没有产业不行。胡椒是骑马坝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上世纪70年代从玉溪新平引进试种,1987年开始起步,2000年普遍推广,2010年已实现规模化种植。作为绿春种植胡椒的起源地,骑马坝人见证了胡椒的发展历程。
“按照种植数量,政府每株胡椒发放两根钢筋,每5株给一包水泥。”白进荣第一年种了200多棵,第二年又追加300多棵,去年胡椒开始挂果,一次就收入了2.8万元,这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从以前发种苗变为由农户购买种苗,政府提供钢筋、水泥以及种植管理的技术指导,就是要提升贫困户的参与度,增强他们的责任心。”白福现说,全乡整合利用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黄连山专项扶贫资金等项目,已经发放12.6万株胡椒苗,新植3.1万亩。按照海南农业专家评估,骑马坝乡已成为全国连片种植胡椒面积最大的乡镇。
就在去年底,白进荣推倒了原来的红砖石棉瓦房,建起了砖混结构两层小楼,“有了党的好政策,有了扶贫干部的帮助,有了‘绿色黄金’,那点欠债不用多长时间就能还上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