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纳帕海湿地社区共管模式见成效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16年起开始实行社区共管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参与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记者日前在纳帕海观察到,保护区内湖水清澈、绿草如茵、牛马悠闲,社区共管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16年起开始实行社区共管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参与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记者日前在纳帕海观察到,保护区内湖水清澈、绿草如茵、牛马悠闲,社区共管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挖沙采石、肆意放牧、乱丢垃圾等现象,当地政府自2016年起将位于湿地附近的3个村纳入一系列社区共管项目。

云南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所长陈志明介绍说,为缓解肆意放牧对湿地带来的危害,周边8个村民小组中实现生猪圈养的农户每年可获得3000元补助。

此外,保护区在共管模式下还实施了退耕还湿、通过围网保护湿地核心区域等项目。陈志明说,退耕还湿的农户每年每亩地可获得1500元补助。湿地核心区域还通过围网划片进行周期性保护,让湿地“轮流休息”。

随着共管模式不断发展,通过入户宣传、开会宣传,以及共管成效的日益凸显,当地村民逐渐理解到湿地环境改善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目前,随着环境改善,前往纳帕海的游客越来越多,骑马、用餐、住宿、土特产销售等带动性收入已经成为村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源泉,百姓与湿地达到了和谐发展。

“管理所一共7个人,每天都要对湿地进行至少两次巡护。通过我们的观察,老百姓保护湿地的意识越来越强,湿地环境也越来越好。”陈志明说。

云南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84年,总面积2400公顷,平均海拔3260米。纳帕海属于高原季节性湖泊,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黑颈鹤、黑鹳、白尾海雕等中国重点保护鸟类的越冬栖息地。(完)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