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现在水泥路可以直接通到村子,乡亲们进出都比以前方便。”河口县老范寨乡斑鸠河村横良小组组长盘保林说。
据盘保林介绍,以前横良在一个山坳里,每天看到的都是香蕉地、菠萝地,感受到季节变化的是在一茬一茬的香蕉或菠萝成熟了、收割了,重而复始。
据了解,河口县于2013年实施美丽家园建设,横良小组新搬迁点于2014年4月开始建设,当年12月底建成。
两年过去了,如今的横良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横良,独具特色的寨门直接表明它瑶寨的身份,整齐排列的两层半水泥房,硬化道路通向每家每户,处处显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山高眼阔,站在寨子正前方眺望,对面的大山连延起伏,若隐若现的村寨洒落其间,横良村后的风景是随大山起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围山原始森林的茫茫墨绿,让人遐想无限。
现在,横良小组瑶族同胞村寨像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小洋楼”,伴随着瑶族同胞们生活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茅草房时代得以画上历史的句号。他们在新房里铺了瓷砖、刷了墙,卫生间和厨房设计在室内,购买了沙发、饮水机等家具,使用电饭煲、微波炉、电磁炉等电器做饭、炒菜。
近年来,河口县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云南省、红河州“建成新村寨、发展新产业、过上新生活、形成新环境、实现新发展”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以及县内“七改三清一提升”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一流人居,建生态家园”的目标应运而生,横良小组的村民成了新理念的最佳践行者。值得一提的是,横良小组着力打造养殖业人畜分离示范点,建立起了全县第一个集中猪舍,猪舍设在距离住房100多米的空地上,按照每户5头的标准,统一规模化管理,减少了病菌对人体的伤害。
物质的充实和富有,并不是幸福生活的所有,只有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充实和富有,才算得上是拥有真正的幸福生活。在与盘保林交谈中得知,横良小组把“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革除陋习七个提倡七个反对”的宣传标语张贴在村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天定时在广播里用普通话、瑶语、苗语“三语”播放村规民约,管护着村里的公共环境卫生,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全村环境卫生清理活动,动员全村村民积极主动打扫村内环境卫生,村寨里再也看不到家禽家畜粪便,每家每户的住所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目前,村民们参与率与环境卫生清理达标率均在90%以上。
横良小组村民外出打工、种植农作物、制作民族服饰、开小杂货店……他们的观念都在转变,都在想办法挣钱养家,为的就是过上更好的生活。
宜居环境,舒适房屋,横良小组村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较大的改善和提升,这让村民们甜在心里、喜在脸上。“每天结束农活后,村子里的妇女会凑在一起排练节目,唱唱歌、跳跳舞,大家在一起娱乐一下,缓解在干农活中的劳累,也把如今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表现出来。”盘保林说。(完)(王俪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