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东莞对口帮扶云南昭通两地“共赢”

东莞对口帮扶云南昭通 两地“共赢” 大力推行两地职业教育合作、产业合作等,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东莞重点制鞋企业———华坚集团进驻云南昭通,增强其经济造血能力。

云南昭通学子胡霁今年将来莞就读职校,他称毕业后想做一名电子商务企业家。

1、东莞对口帮扶昭通,不仅要把资源带过去,也把思想观念带了过去。

2、对口帮扶不能仅仅停留在“单向输血”,应着手从根源上帮助对方脱贫。扶贫先扶智,职业教育便是其中一条捷径。

3、推进两地产业合作,增强其经济造血能力。

“全国扶贫看云南、云南扶贫看昭通。”去年9月3日,广东与云南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召开,确定东莞、中山对口帮扶云南昭通。去年10月,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正式进驻昭通。新时期的帮扶援建不再仅仅停留在“单向输血”,而更注重两地合作,实现“共赢”。东莞在云南昭通大力推行两地职业教育合作,让昭通初中毕业学子来到东莞职校就读,培养东莞产业转型发展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毕业后在东莞就业或者回到当地带动更多人脱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扶贫,也成为东莞所有对口帮扶地区(包括新疆、韶关等)中的创新之举。此外,东莞还推进两地产业合作。目前,东莞重点制鞋企业———华坚集团已进驻昭通,增强其经济造血能力。

昭通脱贫攻坚任务重

据了解,云南约有1/4的贫困人口在昭通。在昭通500余万常住人口中,贫困人口达110余万。

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副组长、东莞市望牛墩镇党委副书记(现挂任云南省昭通市委副秘书长)陈智武介绍称,去年10月,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正式进驻昭通。目前,驻守昭通的东莞援建人员共有7人,今年9月将增至13人。

工作组初步确定扶贫协作工作分为“两步走”。第一步:重点推动房屋建设、实施危房改造工作,为一批贫困户解决居住问题;并签署“1+8”合作协议,启动旅游、劳务输出、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步:确定东莞6个镇街、中山4个镇区与昭通10个国家级贫困县(区)携手奔小康的结对关系,并明确了东莞、中山8个市级职能部门与昭通8个市级部门的结对帮扶协作关系,确定了12项具体工作的内容和部门分工,包括示范点建设、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等等。

“昭通脱贫攻坚任务重,脱贫压力大。”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组长、东莞市政协副主席(现挂任广东省扶贫办副主任,云南省昭通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浩全表示,昭通的土地面积约是东莞的10倍,但可用土地非常少,90%都是山。“发展产业没地方,运输成本高、交通不便、自然灾害多、生态脆弱,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差。”

近一年来,工作组勤勉不懈,迅速开展多项援建工作。“这里的干部没有周末,工作到晚上七八点太正常了,‘5+2,白+黑’;扶贫三年,加上周末等于四年了。”邓浩全称。

当然,东莞对口帮扶昭通,不仅要把资源带过去,也把思想观念带了过去。邓浩全提出:“要讲效益讲速度,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持续创新。”

昭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铁云峰称,原本当地干部观念比较落后,看到工作组过去后,对昭通的发展比他们更积极、更上心。“他们做昭通人,干昭通事。即使休假回去都是在跟企业、公司、科研机构联系。”这对当地干部触动很大,从而也转变了工作作风。

推进职业教育

对口帮扶不能仅仅停留在“单向输血”,而应着手从根源上帮助对方脱贫。目前昭通每年约有4万名初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入高中就读,大部分流入社会,很多都在打零工等,很容易形成新的贫困。

如何利用好东莞的资源,帮助昭通补足此短板?扶贫先扶智,职业教育便是其中一条捷径。

经过协调,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工作组商定,2017年-2019年,东莞、中山的中职学校每年在昭通定向招收一批初中毕业生,采取“0+3”合作模式,争取三年在东莞、中山就读并实现就业。今年东莞原本计划招生1350人;截至7月底,实际招生1416人,超出计划66人。这些学生被录取的学校包括东莞理工学校、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等,涉及印刷、数控、计算机、模具、机械、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二十多个专业。

这些学生在东莞就读,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全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除了可获得国家2000元/年的生活补助,还可获得东莞额外发放的4200元/年生活补助;即一年共可获得6200元的生活补助。据了解,不包括东莞额外发放的生活补助在内,东莞每年对一个学生的培养经费达到了2.76万元。

胡霁是今年来莞就读昭通学生的其中一名,他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胡霁说,他就读的是东莞电子商贸学校,专业是电子商务。

胡霁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建筑工,去年两人收入2万余元。胡霁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哥哥初中毕业后便在昭通打工,月入约2000元,弟弟还在读初中。父亲胡兴科不希望胡霁走他哥哥的老路,对胡霁前来东莞读书大为支持。“教育扶贫太好了,比什么扶贫都好!”胡兴科开心地说。眼下,胡霁对自己未来的学业也充满了期待。他还打算,毕业后做一名电子商务企业家,自己创业。

近年来,招工难、用工缺口大,成为很多莞企面临的难题;而昭通的这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可转化为专业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两地人力资源的共赢。

“东莞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特别是专业技能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是东莞产业转型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陈智武称,2018年还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这些学生毕业后,可留在东莞就业,也可以回到当地,成为当地就业带头人,带动更多人脱贫。

“培养一名学生,就能脱贫一个家庭。”邓浩全表示,这项工程最具战略意义。“给他们补贴、建房子,都不如让他们成长、成才。知识改变命运,改变一个家庭。”

据了解,下一步还将探索“2+1”(在昭通读两年,再来东莞读一年)、“2.5+0 .5”(在昭通读两年半,再来东莞读半年)等模式,推动昭通职业学校的学生来东莞进行上岗培训和企业实训,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合作的覆盖面。

昭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铁云峰将此举称为:东莞给昭通“最大的红包”。

两地产业合作

在云南昭通昭阳工业园,一栋建筑楼里1-4层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埋头工作。这里是东莞重点制鞋企业--华坚集团位于昭通的生产基地。

今年2月,华坚集团进驻了昭通昭阳工业园,成立了云南华坚鞋业公司,成为当地首家东西协作的企业。“华坚”在当地首批招收400名工人,却吸引了1000多人报名。这让“华坚”负责人感慨不已:“全国很少有地方能招到这么多人了!”

华坚集团总裁办董事长特助危雪刚介绍称,云南华坚一期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经启动生产线11条,招用员工400多人,都是昭通本地人,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预计年内可实现2000万元的产值。目前二期增资2000万元的项目刚刚签约,预计厂房面积再扩大5000平方米,2018年投入生产。二期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到5000万元,共可为当地解决就业1500人。

王明兰是云南华坚首批员工之一。初中毕业后,王明兰便一直呆在家里,没有上班。后来她结婚生子,目前孩子即将满3岁。一家人仅靠其丈夫开挖掘机的收入过活,同时还要照顾老人们的生活。王明兰说,看到华坚集团招聘后,她便前去报名应聘,目前收入为1800元-2000元/月。“工作也不累,下午6点下班,回家还可以带小孩。”

危雪刚透露,目前华坚在昭通的人工成本仅是东莞的一半。不过,从9月1日起,华坚将把薪酬方式改为计件形式:底薪1800元+绩效工资,预计收入高者可达3000余元。“改为计件工资之后,生产量提高了,对企业也有好处。”

同时,当地政府还为“华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厂房3年免租、3-5年只收一半租金,5年后再全收。

除了华坚之外,在今年7月13日召开的三市联席会议上,又有总投资约23亿元的岭南园林、广东青洲等7个项目签约。这7个项目全部来自东莞,项目内容涉及城市环境提升、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劳务协作等等。

“原来这里没有什么产业,产业合作对昭通改变很大。”邓浩全称,克服产业劣势不仅仅是修路,更重要的是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实行内部改革。“东部把产业转移过去,西部也要接得住。原来这里的电费比东莞还贵,这怎么招商引资?”

陈智武也透露,下一步将继续推动昭通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行重点投资项目督办制度,推动滇粤产业园的规划设计,着力推动昭通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与广东对接等。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田玲玲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