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资讯网

撑起乡村教育一片蓝天

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不均衡、交通条件、硬件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中小学普遍面临着教师不足、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等困难。2016年起,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让乡村教师的职称、待遇、编制、培训全面升级,使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为乡村教育撑起一片蓝天。

本报记者  李树芬  文/图

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不均衡、交通条件、硬件设施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中小学普遍面临着教师不足、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等困难。2016年起,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让乡村教师的职称、待遇、编制、培训全面升级,使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为乡村教育撑起一片蓝天。

下得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补充机制

1974年,初中毕业的张金德来到石屏县六街小学,一干就是40多年,六年级的毕业班将成为他执教生涯的最后一届。今年新学期开学,自己的徒弟汤红为学校安装了21台电脑和带触摸屏的一体机,他感慨不已:“现在的年轻教师和我们‘老三届’比起来,能力素质大不一样。”

三年前,汤红作为特岗教师来到六街小学工作,之后通过招考成为一名正式的乡村教师,他正是红河州针对乡村教师“下不去”的难题,探索乡村教师培养新模式,不断完善教师补充机制的受益者。

5年来,红河州相继出台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振兴教育事业金秋计划、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意见、以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政策保证。同时,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配备标准和岗位结构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还给予适当倾斜的政策。

“特岗教师”是红河州补充乡村教师的另一个途径,在招聘计划上优先支持边疆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2016年共招聘特岗计划教师936人,完成服务期满889名特岗教师转为当地正式教师手续,2017年又招聘了543人,完成服务期满862人转岗,乡村基层教育源源不断输入新鲜血液。

除此之外,红河州积极探索乡村教师培养新模式,2016年州级在原红河州中学教师进修部、小学教师进修部的基础上,依托红河学院组建成立了“红河州教师发展中心”,支持和鼓励高年级师范生到基层学校顶岗实习一个学期。继续实施定向南部县中学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截至2017年已委托云师大、红河学院培养在读大学生233人。

留得住——待遇、编制、职称向农村倾斜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石屏县教育局人事科科长董少龙,回忆起以前从学校骑摩托回家的情形颇为感慨,“扎根乡村教育,其中的甘苦,如果不是亲身体会很难想象。”

如今,虽然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但在城乡差别还将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按平常政策很难吸引并留住乡村教师。怎样才能留住人?董少龙介绍了三个“不平常”的政策: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生活差别化补助、乡镇岗位补贴、对乡村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不限指标优先评聘。

2016年,红河州教育部门综合考虑教师任教学校所在地艰苦边远程度,对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屏边、泸西、石屏7个集中连片特困县的918所学校、教学点的10585名老师发放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每人每月从500元到900元不等,金额总计5864.81万元,全部由县级财政承担,重点向条件艰苦的地区倾斜,向村完小和教学点倾斜,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巴窝小学地处大山深处,9月1日,女教师李美莲搬进了面积60平方米的周转房,窗边一盆葱郁的文竹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新房平添了几分生机。“原来抱着‘咬咬牙坚持两三年’的想法,现在各方面条件越来越好,心里有了归属感。”

怎么让老师安心工作?红河州从积极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入手,把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房、安居房建设的范围。2014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廉租住房项目、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及其他教师宿舍项目,累计投入项目资金1.19亿元,建设教师宿舍面积10.97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宿舍3036套,改善了乡村教师居住环境,让广大教师安居乐业。

乡村教师评职称,外语、论文、指标是老大难。今年,宝秀镇中心小学129名教师将要申报高级职称,创下历史记录。“井喷的根源,正是取消了乡村小学高职老师指标和级别的限制。”办公室主任李生拿出厚厚一摞表格说。

去年开始,红河州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成了近5万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过渡,今年对乡村教师申报高级职称不限指标优先评聘。同时,明确规定城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必须有一年以上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不作论文、外语要求。2016年评审高级教师职称2627名,其中小学教师1995名;向省级推荐正高级教师评审21名。

除此之外,红河州还出台一个暖心的举措:认真落实国家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今年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30年教师登记发放国家级荣誉证1.1万余人,以此提高农村教师的荣誉感,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农村从教。

教得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上学期,郑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发现了语文课有了新变化,“老师把一盆绿植抬进教室,教我们说明文写作,特别有意思。”

这位老师就是王媛,三年前她加入石屏县张海萍“名师工作室”成为其中一员,如今,她已从不敢教六年级,一跃成为教研室骨干,还收获了州女职工教学技能大赛奖项。

要让乡村教师“教得好”,提升教师素质刻不容缓。红河州各县市全面开展教师岗位培训。通过实施国培、省、州、县市和校本等“五级联动”培训,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外出培训、送培下乡等多种形式,年参训教师达到10余万人次。实施国培计划,置换18773名教师培训进修;实施滇西边境山区英语教师出国培训29人;建立1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组织210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评选认定30名州级学科带头人,120名骨干教师,打造本土名师,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各县市财政做到按照教师工资总额2%,学校按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的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目前,南北县市学校结队帮扶、城乡学校强弱携手共同开展多样化教师培训、教学交流活动成为经常。在各类人才培养项目中,都安排一定比例的乡村教师参加。

“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对缩小教育城乡差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具有深远意义。”红河州教育局局长张学理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良好氛围。

Tags: 乡村 蓝天 教育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产经资讯网